牛粪处理机 牛粪里淘出的金元宝
在安徽省临泉县铁佛寺乡,这里的人提到一个嫁过来的姑娘,经常会说那是鲜花插在牛粪上了。这个常常被大家提起的人就是周继红,其实她出嫁前的小名就叫鲜花。 周继红:我们俩是自愿的,我的娘家有钱,我是自愿的,娘家的钱我一点都不要,我们要自己闯。 过去人们说这句话多少有点道理,周继红嫁过来的时候,办完婚事她的丈夫只有一元四角钱了。但是现在人们再说这句话的时候,多少有了些羡慕的味道,有人说鲜花插在牛粪上是插对了。 农民:“牛粪值钱了,河南的,福建的,南方的都在这里来买牛粪,鲜花插在牛粪上,是不是现在牛粪值钱了。” 让牛粪变得值钱的就是周继红的丈夫王守红。从2001年开始,临泉的牛粪便成为了抢手的东西。 王守红:“2003年时供不应求了,卖缺了,啥也没有牛粪好卖。每天有人托着问,有没有牛粪。2004年,长官黄牛协会牛粪卖了1000万元,一点也不含糊,经我的手有1000多车。” 从2003年开始,王守红每年的牛粪都卖出了40多万元。在他的带动下,长官全镇的牛粪每年能卖出近千万元。 然而在10多年前,王守红也一直在千方百计地寻找着致富的路子。为了挣钱,王守红养过羊,喂过鸡,放过蜜蜂,但是富裕都像是夫妻俩的一场梦。1996年,王守红终于找到了圆梦的办法。 王守红:“农村都实行机械化了之后,农民的牛是越养越少了。我觉得市场上人们要吃牛肉。” 原来农民养黄牛是为了耕地,现在牛少了,市场上牛肉价格也涨了。1996年,王守红孤注一掷,当年他就养了7头黄牛。到年底的时候,7头牛就赚了1万多元钱。首战告捷,这大大鼓舞了夫妻俩养牛的信心。 到1998年,他们已经饲养了40多头黄牛。随着养牛规模的扩大,饲料的压力也大了起来。 为了节约粮食,王守红经过试验,摸索出了“酒糟秸秆养牛法”,将酒糟与秸秆掺在一起后发酵,牛不仅爱吃,而且降低了成本。 一头牛一年可以赚到1500多元,这树立了夫妻俩致富的希望,周继红决定给家里的养牛场改个名字。 王守红:“我叫王守红,她叫周继红。她希望发就大发,红就大红。怎么还在拍,不说这事情了,这是个笑话。” 1999年,王守红养殖的黄牛可以赚到5万多元钱。按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两口子真的要大宏发了。就在这一年发生了件改变王守红命运的事情。 王守红:“马来西亚的客户来了,一看,说王守红的牛养的好,牛全部要了,价格比一般的高4、5角钱,但是一年要4000头牛。你一个人养的牛再好,40头牛是不够的。” 一年四千头的黄牛出口量,对于王守红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4000头牛当时的利润可以达到600多万,国外客商要的是王守红养的肥牛,由于农民散养的牛质量不一,合作最后失败了。 这次合作的流产,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1999年,长官镇成立了黄牛协会,王守红当上了会长。有了上一次的教训,王守红积极向村民传授酒糟养牛的技术,使当地的养牛业迅速发展起来。长官黄牛协会的会员发展到1100多人,全镇每年黄牛出栏都在4万头左右。 王守红:“现在别说4000头,40000头都不在话下。” 牛养多了,王守红也成了黄牛买卖中举足轻重的人物。2000年,一位从河南来的客人找上门来了。他要买的是王守红送人都没人要的牛粪。 王守红:“郑州一个老板来我的养牛场,要收牛粪。我当时想这下好了,解决污染的事情了。1角钱一斤,牛粪可以卖钱了。一头牛一天可以有十多斤干牛粪。一天一头牛可以挣一元钱,一年可以挣三四百元钱。” 牛有买肉的,有买皮的,买牛粪王守红还是第一次听说。而且这牛粪卖的价钱还不低。在将信将疑中,黄守红准备按客户要求把牛粪晒干了。黄牛会长要晒牛粪,这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村民:“大家看到他两口子晒牛粪,养牛得晒牛粪干什么?有人不信,他把牛粪搁在路边晒着。” 村民:“把牛粪晒干了可能是喂鱼。” 看到丈夫放着牛不养,要去晒什么牛粪,周继红对这事开始有些抵触了。 周继红:“当时我不想晒,嫌脏嫌累,晒干以后害怕卖不掉。” 妻子对晒牛粪想不通,王守红决定做做她的工作。 王守红:“一头牛每天牛屁股里生3个鸡蛋,一个鸡蛋3角钱,不就是三个鸡蛋吗?” 一头牛一天可以生三个鸡蛋的比方打动了妻子的心。整整一个夏天,夫妻俩晒了50吨牛粪。2000年7月,那位客户真的来了,而且以2万元的价格收走了这些牛粪。牛粪原来真的可以卖钱。一时间,村里的养牛户纷纷晒起了牛粪。没到一年,村里还形成了牛粪交易市场。 村民:“ 外面来了很多车,每天很多车,都来我们这里来买。” 村民:“我这里的牛粪在旺季的时候每天可以装一车,两车,2004年我一个人卖牛粪就卖了10多万。” 从前人们觉得有点儿臭、有些脏的牛粪现在值钱了,也变香了。 村民 魏二喜:“牛粪真的不臭,闻起来和馍的味道一样。” 长官不仅黄牛出了名,牛粪也卖出了好价钱。收购牛粪的人越来越多,牛粪也从1角钱一斤涨到了一角五、两角,但还是供不应求。看到外面的人为牛粪抢得打架,王守红越来越好奇,他们把这些牛粪收购了是去干什么? 为了找到答案,王守红想着办法套外地客商的口风。终于一个福建客户说漏了嘴,原来别人卖牛粪是用来种植双孢菇的。市场上一公斤双孢菇可以卖到4元钱,而且供不应求。 牛粪的谜底揭开了,这让王守红觉得黄牛协会每年1000万元的牛粪生意做得太小家子气了。如果当地也能种这种蘑菇,那一年能赚到几千万甚至是上亿的钱。王守红为自己的又一次算账激动不已。 王守红:“他们买牛粪都是种蘑菇外面的人买牛粪,到那里都是3角钱一斤了。我们这里只要1角钱,是成本最低的。” 既然别人能用牛粪种植双孢菇,王守红觉得自己也行。2002年,他尝试着种了七分地的双孢菇,没想到这7分地的牛粪长出的双孢菇卖出了4000多元钱。 用牛粪种植双孢菇,就是将干牛粪与秸秆混合发酵、消毒后,再到大棚里进行管理。经过一年摸索,王守红掌握了双孢菇的种植技术。2003年,他租用了一家皮鞋厂闲置的厂房,投入30多万元建起了3000多平方米的双孢菇种植基地。 现在正是双孢菇上架备料的关键时期,王守红一点也不敢马虎,每天他都在基地里指导工人上料。上料将直接影响双孢菇六个月的收成。 王守红:“再过一个月,就出来了,白花花的一片,像鸡蛋,像银子。揪一个就是一角钱,揪一个就是一角钱,跟捡钱似的。” 卖牛粪一天像捡三个鸡蛋,种植双孢菇却像捡钱一样,牛粪带给王守红更多的惊喜。但是一开始他对牛粪里长出来的蘑菇是敢卖不敢吃。 王守红:“不敢吃,看到是牛粪上长的,有点厌恶。” 牛粪上长出来的蘑菇到底是种什么味道?看到自己种出来的双孢菇卖的红红火火,王守红决定让妻子也做了吃吃。 王守红:“像老母鸡汤,像味精,像……反正好吃的很,说不出来” 用牛粪种双孢菇,听起来有些脏,实际上经过高温发酵后的牛粪,不仅杀灭了病毒,牛粪还成了双孢菇生长的有机肥料,这样种出来的双孢菇深受国外客商的喜爱。2004年,王守红销售了16万公斤双孢菇,利润达到30 多万元。这些双孢菇被当地的企业收购加工后,全部销到了国外。 在临泉,以前也有种植双孢菇的专业户,那时他们是用稻草、麦秆等种植双孢菇,施的都是化肥,种出来的蘑菇不仅产量低,销路也一直不好。现在他们也全部用上了牛粪。 临泉县蘑菇种植协会会长 张世林:“现在不仅利用了牛粪,其他动物的粪便也经过沼气发酵后利用起来了。一个大棚需要3万多斤料,产菇2万斤,一斤料一角钱,可以收五角钱。” 临泉县县委副书记 高奎:“我们临泉全县每年出栏黄牛17万头,如果将这些牛粪都利用起来了,每年产生的效益将达到12个亿。” 在我们采访时,王守红正在修建他的科技园区,这个项目投入了80多万元。 王守红想要的是全镇的牛粪,他要把这些牛粪包装了当作商品卖。那时候,一头牛的屁股里每天下的就不止三个鸡蛋了。看样子小名叫做鲜花的妻子还要和牛粪继续打交道。
更多阅读
普洱:从茶林里长出的城市(2)
系列专题:普洱茶加盟 为了让这个等式深入人心,沈培平一手策划了让那些营销高手也不得不刮目的品牌传播方案,比如,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城市名字“思茅”改成耳熟能详的“普洱”,后者与普洱茶的紧密关系不言而喻。这些天来,让普洱人津津
淘淘猫利润是多少 变废为宝 旧报纸里淘出大利润
原本被大家不屑一顾、认为是废品收购站“主营业务”的旧报纸,成了新一轮收藏的“宠儿”。郭江就是这轮“时尚投资”中的一员,他依靠着自己的生日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了从旧报纸堆里挖掘出大利润的投资者。 郭
人均纯收入 从陷阱里淘出的旺铺 月纯收入高达2万
从东北来京打工的陈明没想到,自己初次创业就上当受骗,接手了一个亏本多时的烂摊子,遭遇陷阱又转让不出,他只好硬着头皮自己经营。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这个头脑精明的小伙竟能把一个亏本小商店经营得红红火火,每月的纯收入高达2万元。
汪日露:从苍蝇里掏出真金的千万富姐
在奉化市尚田工业开发区里,有一个特殊的工厂。近4000平方米的厂房里,生活着180万只苍蝇,它们被圈养在一只只有1立方米大小的网笼中,它们在这里进食、产卵。每天,都有一位年轻的女孩,带着一群工人进来伺候这些苍蝇。女孩25岁,名叫汪日
旧手机也大有钱赚:旧手机里刨出的金砖
扔掉旧手机吗?请三思而行,或许你正在扔掉一个小金矿。手机零部件中有金、银、铜、铱等贵重金属。随着全球金属价格飙升,从废弃手机等电子产品中回收贵重金属在亚洲某国成为一个生意红火的新兴行业——“城市采矿业”。 亚洲某国电子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