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战国历史的职场启迪:我的战国我的策》
拾肆天赐良机 当此时,秦昭王使谒者王稽於魏。郑安平诈为卒,侍王稽。王稽问:"魏有贤人可与俱西游者乎?"郑安平曰:"臣里中有张禄先生,欲见君,言天下事。其人有仇,不敢昼见。"王稽曰:"夜与俱来。"郑安平夜与张禄见王稽。语未究,王稽知范雎贤,谓曰:"先生待我於三亭之南。"与私约而去。 出自《史记o范雎蔡泽列传第十九》 机会这东西总是稍纵即逝,很多时候你得有狐狸的敏感、老牛的韧性,以及资本家一样的臭不要脸,才能争取到一个机会。给你机会了,你得把握住,必须的,牢牢把握住。 范雎的春天似乎来了,因为秦国派使者王稽来到了魏国。 范雎的挚友郑安平深知"张禄"留在魏国的危险,于是决定为范雎寻一条"星光大道"。范雎的"毕姥爷"来了。 郑安平去秦使者的馆驿应聘做服务生,以便找机会接近王稽,好推荐挚友范雎。使银子,拍马屁,主动接近,还主动唠嗑,没几天这郑安平就跟王稽好上了。 果然被郑安平抓住了机会。这王稽闲来无事就问郑安平:"魏国可还有怀才不遇的贤士?" 因为郑安平是魏国人,所以王稽问他也属于询问"坐地户"。这王稽来魏国出使,还有一个私人目的,那就是"淘宝",可不是网购,而是想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贤才可以顺走。 郑安平正色道:"有贤士张禄,怀才不遇。怀才这东西,没有个场合跟时机,是很难看出来的。" 王稽很感兴趣,就问:"这贤士张禄,我可否一见?" 郑安平心下大喜:"小人这就去给您找来。"心说,范雎啊范雎,你盼了这么多年的西游,终于要实现了,你就使劲翻跟头,耍把式吧。真是"小马乍行嫌路窄,大鹏展翅恨天低",铁哥们郑安平七尺的汉子居然激动得热泪盈眶。 "不急。现在人多眼杂,似有不妥。不如今晚,你可悄悄领他从后门进来,我们一叙。"王稽老谋深算,考虑周详。 郑安平会意,从馆驿出来,跟范雎言说此事,范雎也自是激动非常,似乎满天的乌云都已经散去,壮丽的大场面就在眼前。 夜晚,二人从后门到王稽住处。范雎与王稽见面之后,对范雎的才气胆识非常佩服,当下定下计谋,王稽协助此二人"偷渡"去秦国干一番事业。
![第31节:拾肆天赐良机](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533058326498.jpeg)
这真是,你自己得行,还得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也得行,才行。范雎自己行,有才气,命也硬;郑安平说他行,为了他去做仆役;王稽也说他行,不惜协助他"偷渡"。由此可见,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朋友就别装,这话太对了。 范雎到了秦国,原以为一切都会像在脑海里过了无数次的电影一样:秦昭王对自己礼遇有加,秦昭王对自己言听计从,自己风光无限,自己的满腹韬略与经天纬地之才都充分发挥,淋漓尽致,锦衣玉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似乎是唾手可得的事情。而对于郑安平、王稽此二人的再造之恩,必须是"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让他们也风光一下。正是这样的思想才导致了后来范雎的落败。真是成也朋友,败也朋友,这是后话,按下不表。 范雎在秦国看到的是清凌凌的水,蓝盈盈的天。但是事情并不是想象的那样顺利。王稽向秦王推荐了范雎,但都是泥牛入海,一直等了两年,范雎才等到机会使秦王单独诏见了自己,并且踏上青云之路。范雎是很能忍的,也确实有两把刷子,否则怎么敢包揽秦国的刮大白、仿瓷活? 范雎的出现对秦国国君来说,也是一个天赐良机,因为在范雎的协助下,昭襄王不但顺利实现了权力的集中,也确定了秦国的"基本国策",最终为"秦王扫六和,虎视何雄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后话。但是范雎是怎样得到机会让秦王单独诏见自己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