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进行时
一年前,位于贵阳市安云路碧云巷的健元堂康复理疗中心正式开业。尽管这家十来平方米的理疗中心店面装修并不豪华,还是引来了人们的关注,因为该店的老板是位二十出头的大学本科生。他,名叫王中立,毕业于贵阳市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 来到健元堂,刚进门就看见王中立正娴熟地为顾客推拿按摩,头上挂满了汗珠。而与他的交谈,也不时被上门顾客所打断。他简短而质朴的话语,渗透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专业的执着,创业道路上的“三个动力”、“四个第一次”和“一个打算”,更清晰地再现出他这一年来所经历的艰辛与喜悦。 20%+40%+40%=创业动力 “我的创业动力,也是在大学时代一点点积累的。从走出校门开展社会实践,到带头创办针灸推拿协会,再到放弃公立医院的职位,这一切,终于将我推上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业路。” ——王中立 创业动力之20%:推销经历 “刚考上大学时,我是一个‘嘴笨’的人,和陌生人说不了两句话就脸红。”趁着一位病人针灸后小憩的间隙,王中立擦一把头上的汗,打开了话匣子:“作为一位优秀的医生,光有一手好技术不够,还要具备和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一方面想要“练练胆子”,另一方面希望勤工俭学减轻家庭负担,大二那年,王中立第一次走进手机卖场,当上了推销员。之后的好几个寒暑假,贵阳的不少手机卖场、家电卖场都曾出现过他忙碌的身影。 “做推销员真的很能培养一个人的勇气和闯劲”,王中立笑着说。在成功和挫败的一次次交替中,“嘴拙”的王中立学会了融入社会,也懂得了如何以自己的真心换得他人的真心。 创业动力之40%:创办协会 用王中立的话说,大学时代最有成就感的事,就是在大三时和几位同学一起成功创办了贵阳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协会。 “创办针协的初衷,是想发起一个‘学有所用’的协会。”王中立说,针协初成立时并不被看好,连13名“元老”中都有4人是被拉来“凑人头”的。可是,就在短短两个月内,针协的成员就从王中立就读的北院扩大到了南院,连外系的学生都慕名而来,针协的成员也快速扩展到近400人。 “回想起来,在校园里办一个协会就如同在社会上办一个企业。”作为协会创始人之一,王中立不仅牵头与一些知名药业公司接触,还组织会员们循序渐进地听讲座、认穴位、试手法、练扎针、做义诊。 创业动力之40%:创业热情 如果说推销经历让王中立攒足了闯劲,创办针协让王中立积累了经验,那么最终让王中立下定决心走上自主创业道路的,还是这个年轻人心底强大的热情。“就在毕业前后,我曾经尝试过好几份工作,但都在短时间内主动放弃了。总觉得它们离我的理想还有些距离。”王中立告诉记者。凭着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王中立毕业后不仅顺利地被一家医药保健公司接纳,还曾在贵阳近郊的一家中医院“小试身手”。最终,一个“自主创业、学以致用”的梦想,在王中立心中渐渐萌生。
四个第一次串成创业梦 “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都会有许多‘第一次’。创业这一年来,最让我难忘的四个片段,就是第一次听到父亲的赞赏,第一次凭借自己的劳动赚钱,第一次遭遇他人‘挖角’,第一次咬牙熬过‘寒冬’。” ——王中立 第一次“收获”赞叹 说起创业过程中最难忘的片断,王中立第一个想起的就是父亲:“我在贵阳一郊区中医院找到工作时,父亲曾开心地与村子里的每一个人分享儿子成为‘大夫’的幸福。然而,当我很快就决定离开医院,去追寻自己的创业梦想时,我爸却狠狠地丢下‘你是疯子’四个字,就再也没有同我说过半句话。” 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执着的王中立仍然悄悄向姐夫借了万把块钱,开始筹划自己心中的创业梦。“直到健元堂开业那天,我爸都没有原谅我,全家没有一个人来。”在王中立心中,最大的希望就是父亲能原谅自己。 一年来,凭着王中立的勤奋努力,眼下的健元堂已经在碧云巷附近小有名气,长期找他推拿按摩的顾客就有五六十人。“我真没想到,两个星期前,收到消息的父亲突然来实地‘考察’,当他从客人口中证实了我现在的情况后,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想起父亲的赞许,王中立不禁露出了微笑:“临走时,我爸还拍着我的肩头说‘以前是我落伍了,你要好好干’。” 第一次“捧回”盈利 “李叔,这个力道合适不?”在为顾客按摩的过程中,王中立不时会发出轻声询问。而被他称作“李叔”的那位李大爷,可是王中立的老顾客。“这下可舒服多了,小王真是个按摩专家。”在经过近一个钟头的推拿按摩后,被肩周炎困扰的李大爷起身活动活动左臂,展开了原本紧锁的眉头。而此时,一旁的王中立已是满头大汗。 “推拿按摩可不是门简单的学问,必须有良好的中医医学基础作支撑,仅按摩就有按、推、提、拿、叩等各种手法,力度也要软中有硬、刚柔相济”,提起推拿按摩的专业知识,医学本科毕业的王中立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人体有300多个穴位,推拿按摩不仅可以使身体放松,还可以缓解一些病症。“如果遇上脾胃不好,可以按摩足三里。而李叔患的肩周炎又被称为‘肩凝’,可以通过按摩颈后的风池穴来缓解肩颈疼痛。” 王中立说,从大三开始,自己曾在一家康复理疗中心进行社会实践,由于他出色的推拿按摩手法和认真敬业的态度,中心的客人都很“认”他。当得知王中立自立门户后,不少老顾客纷纷慕名前来,李叔正是其中的一位。“多亏大家的支持,我开业第一个月就赚了钱,三个月后就还清了借款”,一提起用自己所学赚回的盈利,王中立的眼里闪动着光芒。 第一次遭遇“挖角” 在王中立的创业道路上,最值得骄傲的莫过于数次被大型保健、理疗中心“挖角”。去年9月,重庆某保健机构的老总从黔灵公园游玩出来,由于身体不适,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走进了健元堂。“为他做了一次推拿后,老总就坚持每个星期都来”,王中立回忆说,在第四次推拿结束后,这位老总向他发出了邀请:“他希望整个‘接’下健元堂,聘请我到分公司任职,每月三千元的底薪,年底还有分红……” 面对年薪五万的“诱惑”,王中立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拒绝:“从无到有,从最初的无人知晓到逐渐步入轨道,健元堂伴随我经历了创业中的苦与乐,我希望能凭借所学知识创出自己的品牌。”第一次熬过“寒冬”
当记者询问王中立“有没有后悔拒绝老总的邀请”时,他毫不掩饰地回答说:“有!冬天是推拿按摩的淡季,在最冷的那段日子,有时连续五、六天都没有客人上门,当时我真的想过放弃。” “理疗中心是开放式的铺面,又没有空调等保暖设施,店里面寒风刺骨,客人也少了。”王中立说,“有一个月,赚到的钱仅仅只够缴付房租……” 熬过了第一个寒冬,现在的王中立已想出了对付“严寒”的办法,就是在冬季以上门推拿按摩为主,他相信今后的冬天再也不会这样“冷”了。 创业道路,不会停步在每一位拥有并实践创业梦想的年轻人心中,除了饱满的激情和信心,当然也不免掺杂着一些困惑。对于王中立而言,他的创业困惑很简单:资金难。 “大学生自主创业,最难的就是原始创业资金的积累,以及在创业过程中筹措资金用以做大事业。”对于白手起家创业的艰辛,王中立毫不讳言,对于未来的发展,他又满怀憧憬。王中立说,筹资总不能只靠借,但听说大学生创业贷款的程序又很复杂,自己也觉得没什么希望拿到贷款。创业这一年来,因为看中自己的“医学本科大学生”这块招牌,先后有四五个人向王中立提出合作意愿,可他思考再三,还是觉得时机尚未成熟。“在经营最困难的冬天,我也曾想过,如果有一笔钱就好了,可以添置空调、找大门面,改善小店的环境。”王中立笑言:“但我还是希望能找到一位既有资金,又和我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最起码得是个热爱医学事业的人。” “眼下,我已经不再是一个学生。能用掌握的医学知识养活自己,我感到很满足。”王中立说,困难总会过去,自己也不会在创业道路上停下脚步。“我要坚持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打响‘健元堂’这个品牌,慢慢加入音乐理疗、心理理疗、膳食营养等内容,让顾客在舒展筋骨、恢复疲惫的同时,获得更加健康舒适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