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克文:洗刷刷做出大文章



 万克文的朋友向记者推荐:“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很实在。”万克文在电话里爽快地答应受访。

    一文不名的打工仔变身身家百万的老板,会有什么传奇呢?带着疑问走近高个子万克文,记者发现他捧出的是一个关于理想、勤奋与坚韧的故事。

    初闯武汉 家庭厨房发现新商机

    1997年10月,宜昌青年万克文来汉打工,以推销清洁用品为生。32岁的他心里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创业。

    他此时仅有的财产是他业余攒下的几千张邮票。之前,万克文在宜昌纺织厂当了14年的电工,性格内向,别人说他“不合群”。因此,万克文采用了一切方法训练自己。

  4个月后,万克文离开了所在公司。清洁用品却成了影响他一生的东西,在工作中结识的三位打工人员,也成为了他日后的合作伙伴,其中红安打工妹耿建荣还成了他的妻子。

    在推销时,万克文发现,家庭清洁正成为很多武汉家庭主妇的心病。

    于是,1998年2月的一个星期一早上,万克文和耿建荣等人以“马路游击队”的形式走进小区,一块木板上挂了条广告语:“让你的厨房亮起来,上门为你做清洁。”由于担心无人光顾,又在后面加了一句“价格由你定”。

    一位70多岁的老爹爹成为了他们的第一个客户。忙碌了一下午后,老人只付了10元钱,连产品成本也不够,万克文却是满心欢喜:一定会有更多的生意。

    果然,更多的单子来了。

    万克文在当年3月回了家。回汉时万克文带来了借的5000元钱和价值几万元的邮票。租房子、装电话、买用品花去3300元后,万克文将剩下的1700元全部作为流动资金。不久,“江岸区万家清洁服务部”成立,2002年,服务部注册成为“万家洁物业清洁有限公司”。

    “我做了最坏的打算,万一不行就把邮票卖了。”

    创业路上 偷师学艺培养技术工

    在武汉人生地不熟,资金、客户、技术、管理都成为现实的难题。

 万克文:洗刷刷做出大文章
    有一次,晚上做了饭以后,煤气、米、菜都没有了。第二天做了一个清洗抽油烟机的业务,挣了40元钱,30元钱就换了煤气,5元钱买米,5元钱买了菜,才把几个人的生活问题解决了。

为了争取客户,万克文一个街区一个街区地走访、推销。

    为了学习清洁技术,他们到处偷师。“当时只要看见施工清洁队,我们眼睛都是绿的”。碰到没做过的项目,便从外面请了熟练工人来做,自己的人打下手跟着学。

    清洁行业进入门槛低,高跳槽率更是差点瓦解了服务部。最初的几个伙伴觉得这样走街串户做清洁看不到前景,干了一两个月离开了,只剩下万克文和耿建荣。两个月后,好不容易培养了几名技术工人,服务部准备开始正常运转,一个技术班长却要出去单干。幸好有耿建荣一直支持。

    几年的清洁保洁,万克文结识了很多开朗随和、见识高深的朋友,也得到了客户们的交口称赞。

    积累人气 水到渠成做单位保洁

    当记者问及“第一桶金”时,万克文愣住了,他并不知道哪一次算是真正“起水”。

    在2000年,一直以家庭清洁为主的万克文经历了两次非常关键的业务拓展:单位保洁和二次供水清洗消毒,从而成功完成了从家庭清洁为主向单位保洁为主的转型。

    2000年初,万克文听到一个消息:武汉晚报拟将大楼保洁项目外包。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把所有的资金拿去买了设备。而他一直强调的“人气”此时也发挥了作用,凭借家庭清洁创下的良好口碑,他最终赢得了这个保洁项目。

    在出色完成这次保洁项目后,单位保洁的大门向万克文打开。从2000年到2004年,武汉晚报的日常保洁、外墙清洗以及二次供水设施的清洁工作,都让万家洁包揽了,光这一个客户每年就有近20万元的营业额。

    长江日报退休干部吴礼正是万克文多年的客户,他谈及万克文,言语中满是赞赏:“他最大的特点是诚信、比较厚道。不仅自己如此,他也把这种意念传递给企业员工。在长报、晚报做清洁保洁多年,上上下下都对他印象很好。后来在别的地方做保洁,有的单位年终还给他们发红包,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

    此后,万家洁还进入了武汉市防疫站的二次供水清洗消毒的审核视野,并最终获得资格。

    2005年,万家洁员工数量达到300人,服务对象也发展到了以高端物业保洁为主,成为武汉保洁市场一支重要队伍。这一年,也是万克文和耿建荣被广泛认可的一年,中央电视台致富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均以大量篇幅报道或转载了万克文夫妇从打工仔到老板的创业经历。

“也许这就是水到渠成吧,我一个外地人,要博得好名声,就得靠兢兢业业的服务,几年的努力在最后转化成效益。”万克文这样评价。

    家有贤妻

    “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用这句话来形容万克文、耿建荣夫妇再合适不过。

    耿建荣,这个揣着5元钱从湖北红安走出的开朗女子,从万克文走街串户抹地板的工作伙伴到甘苦与共的伴侣,成了万克文生活事业中最重要的支持者。可以说,万克文的成功某种程度上也是耿建荣的成功。

    “我善于规划,她则开朗,善于交际,对外联络工作做得相当出色,例如二次供水清洗项目就是耿建荣接下的。”万克文说。

    除了事业上的各有分工,两人之间的互相支持更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万克文自述

    写日记激励自己

    “我是一个胆怯的人,不敢与人交流,有人告诉我,需要更主动,我决定这样来做。”---摘自万克文1997年底的一篇日记。

    “这个冬天真苦,房子四面漏风,挂着麻袋片的木门哐当作响,幽暗的灯光、呼呼的北风,正在考验一个未来成功者的意志。苦不苦?苦!但我相信做的事情受的苦能让自己感动时,说明自己又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人生又多了一些经历,我真的觉得很值得,我愿意经历这种磨练。”---摘自万克文1998年2月的一篇日记。

    “学会交流太重要”

    交流,曾经让万克文头疼不已,“请人吃饭都发愁怎么说话、怎么敬酒。”如今,万克文如鱼得水。“任何事都需要与人打交道,尤其是清洁服务这样门槛太低的行业,需要客户的信任、员工的团结,除了兢兢业业工作之外,营造一种开心随和的交流环境非常重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53751.html

更多阅读

“小素材”做出“大文章”:新闻报道的角度把握

     我们在新闻采访写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矛盾与困惑:很希望能够遇到具有轰动效应的大事件,从而写出一些推动当代、影响后世的重大报道。可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却都是些“小鼻子小眼”的琐碎的事儿。特别是那些身处基层的记者

服装卖场管理 品牌服装和卖场“小”服务做出大文章

     2008年下半年以来,不少品牌和卖场通过四两拨千斤的“小”服务,赢来了稳定的客流和业绩,何为“小”服务,“小”服务的意义和价值如何?本文通过真实的案例给我们带来了启示。        所谓“小”服务指的是针对顾客维护中

服装卖场 品牌服装和卖场 小服务做出大文章

 2008年下半年以来,不少品牌和卖场通过四两拨千斤的“小”服务,赢来了稳定的客流和业绩,何为“小”服务,“小”服务的意义和价值如何?本文通过真实的案例给我们带来了启示。   所谓“小”服务指的是针对顾客维护中的服务细节,通过对

孕妇装30年:小市场做出“大格局”

  回首中国服装业发展,从传统小作坊进入百花争鸣、群雄割据的年代,走到今天品牌快速汰旧换新,甚至与国际品牌分庭抗礼的激烈阶段,不断创新变革,已成为行业突围同质化竞争,创造品牌永续经营的蓝海。然而,探究产业创新的最先源头,其实源自

谭木匠:小木梳做出大文章

1993年,谭传华依靠30万元贷款和仅有的一支左手,从手工作坊起家创建了小木梳谭木匠,如今谭木匠已经成为木制品市场上叱咤风云的大品牌,在全国拥有900余家连锁店,遍及31个省、自治区及300多个城市,并把店开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产品远销欧

声明:《万克文:洗刷刷做出大文章》为网友故巷笑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