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画家潘玉良电视剧 画家群落里的商业传奇
他们正在主动或者完全被动地与市场正面碰撞;他们像当年在酒吧里的驻唱歌手一样,随时等待着一夜成名;他们像农民一样蛰居在村庄里,却用最先进的通信方式洞察外界的行情…… 中国最大的艺术原创基地 这两天高惠君的电话响个不停,有人不断地给他打电话,让他引荐著名拍卖公司的老总,对此他烦透了,“一个整天想市场的画家,脑子是进水了。”这是高惠君一贯的观点。回想起自己1993年入住宋庄时的情景,不禁感慨,那时候尽管穷困潦倒也没有像这位打电话的仁兄这样,一心想画出收藏家喜欢的画,挖空心思使自己作品升值。 高惠君1993年入住宋庄,是进入宋庄画家群落的第一批画家,来宋庄的理由是“因为这儿房子便宜,而且可以拥有大的画室”。正是因为这么多的高惠君们来住,宋庄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七八百个画家,可以说是中国最大的艺术原创基地。这些画家有不同层次的、有刚入道的新手,还有在圈儿里赫赫有名的大画家。他们收入差别也很大,既有不名一文、几年卖不出一张画的,也有大红大紫、年收入上千万元的。韩国的一个画廊代理宋庄的顶级画家,一年的代理费就是1000万人民币。宋庄现在自己也有几个画廊,有前哨画廊,是个做建筑发了财的老板开的;有画家村画廊,是一位画家的妻子开的;还有当地农民开的画廊。宋庄艺术已经走向国际化。罗氏兄弟的画赫然出现在美国2005年10月的《DEPARTURES》杂志封面上。而且罗氏兄弟还给德国世界杯设计海报,只是在海报上签个字就1000欧元。 传奇经常上演 在宋庄每年都上演着画家成名的传奇故事,陈光武就是一个。“十年没卖出一张画”这是宋庄人对陈光武惨淡生活的概括。业内人士说他在绘画方面是“很有抱负的,但国内没有人能欣赏他的画。”1997年,穷困潦倒的他去北京四合院画廊,把自己的画给对中国当代艺术颇有研究的瑞士大收藏家希克看,当即被欣赏,然后付了一大笔钱。结果一身破烂的陈光武在回去的路上,警察看到一身寒酸的他,身上却带有大量现金,于是把他直接带到拘留所。后经陈光武再三解释,警方给北京四合院画廊打电话,画廊证实确有此事,陈光武才被释放。这件极具戏剧性的事件成为陈光武“走运”的开端。从此,陈光武的画被瑞士大买家高价买走。“他现在可‘发’了。”圈内人对他的故事既羡慕又欣慰。在宋庄这样的故事经常上演,但是和陈光武当初一样贫穷的人也有得是,年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占30%。 生存在画家群落里 到画家村的人,不同的人有各自不同的理由,但有一个共同点是对艺术的爱好和追求。画家村,安静、有山有水、风景好,而且生活成本低。自打有了画家的居住,这些村落逐渐地热闹起来,吸引了一些画廊和国内外的画商。“处于经济变革时期的中国当代艺术很丰富。”这是老外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评价。继上世纪80年代圆明园画家村出现后,紧接着上苑、下苑、宋庄、平西府村等画家群落陆续出现。 进入3月份,京城里的几大拍卖公司又热闹起来,紧锣密鼓地准备新一轮的拍卖季。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这些拍卖的,不只是收藏家们,还有那些散布在京郊画家村里大大小小的画家们。为了被承认,更为了生存,这些群落画家正在主动或者完全被动地与市场发生碰撞。他们究竟如何由独居画室走向市场呢?记者带着疑问走访了画家群落的一些画家,揭开画家市场运作之谜。 靠人际传播成名的画家 “人际传播是画家成名的重要宣传渠道。 用“柴门闻犬吠”这样的古诗来形容高惠君的住宅很合适,记者还未进门就听到一声声狗叫。1993年高惠君和其他五位画家花了11500元买下当地农民的院子,用两万多元盖房。“人际传播是宋庄一些画家成名的重要宣传渠道。”高惠君认为自己的画逐渐打开局面与圈里人口耳相传有关。 然而口耳相传这种方式也确实让他吃了不少苦头。在1995年他经济极端窘迫时,偶尔的一幅画卖了2000美元,“我确实不懂市场,完全不知道我的这幅画到底值多少钱。”1996年来自韩国的印德画廊的中国代理朴学成和一个韩国人听说了高惠君的画,看过后表示愿意买下4张,先交了1000美元的订金,拿走画后音讯皆无。“这4张画至少1万美元。”高惠君讲起这件事仍然愤恨不已,他万万没想到印德这么正规的画廊竟然干出这种事,“这也许跟当时韩国的经济衰退有关,但不管怎样,总得对我有个交代呀。”他想告这家画廊,但律师费、跨国诉讼费等费用是难以承担的。“我不跟他们打官司,没时间,也耗不起。”这件事使高惠君久久不能释怀,在2004年他画了两张画,上面写着“无耻骗子朴学成”,他要让这个骗子永留“史册”。 高惠君在成名之前,惟一为自己做的宣传就是深圳的一家杂志要编100个艺术家的画册,高惠君把自己的画给了这家杂志社,并赠给两张小画算做报酬。“这是惟一的一次,我不喜欢总是这样做。”在高惠君失意时,有不少画家如祁志龙、夏星很喜欢他的画,经常来买。天津美术馆的馆长因为喜欢他的画,还特意在天津为他办了画展。渐渐地也有一些画廊来找他。记者在他的画室里看到他的画,景物有野鹤孤云,整个色调给人一种寒气。 高惠君的人生发生转机从北京现在画廊经营高惠君的画开始。 高惠君在一个酒吧里认识了曾经做过唐朝乐队经纪人的黄燎原,两人很投机,很快成为好友。高惠君这时也许并没有意识到与黄燎原的不期而遇,正是与市场的邂逅相逢。2004年,黄燎原投资的北京现在画廊成立了,它的口号是“代理能够进入艺术史的画家”,提倡“把中国现在艺术留在中国”。展览、做画册、对外宣传、拍卖公司等,2005年北京现在画廊为高惠君办了三次展览,并且在嘉德、翰海拍卖他的画。这些全方位的包装,使得高惠君名气越来越大了。目前台湾的索卡艺术中心、法国的画廊做他画的代理。现在高惠君的画是一幅六七万元,一年大概画60多张,但普通的购买者是买不到的。 游走在画板和市场间 “如果陈逸飞有经纪人就不会累死,但中国没有大个儿的经纪人来经营他。” 秦龙在平西府的住所是二层小楼,大概有200多平方米。院子里照样是养着狗,大门上有一个可以摇的小铃铛,算做门铃,画室里有一个烧木屑取暖的大炉子。“在这里作画可以说是最高境界。”秦龙对自己生存状态怡然自得。 1988、1990年在美国的经历对他的思想冲击比较大。在1988年临去美国之前他尝到了市场的甜头。“十几张画,北京画店付了1500元,这样我出国就有了一个像样的箱子。”在美国,中国画家打入市场非常不容易。秦龙回忆起在美国和韩国印刷商谈合作的情景,“我知道您的水平是‘university’(大学水平),但我要的画只要是‘college’(技术员水平)就行了。”这个韩国人非常希望秦龙能够放弃“university”,接受他的“college”。“我画沙滩、少女那些老摩登的画,是可以在美国安安稳稳地待下去,但是那样艺术上我就完了。”秦龙借故自己父亲生病需要回国照顾,“韩国人挺讲孝道的,答应了。”就这样秦龙没有和这位印刷商达成合作。 秦龙在美国时曾到著名画家丁绍光家借住。当时一位犹太人做丁绍光的经纪人,非常注重为丁绍光及其作品做宣传,“在美国的《ART NEWS》这本杂志中刊登丁绍光的画,并附有他本人的照片,一期一个版面5000美元,这样持续不断地做了两三年。当然还有其他形式的宣传比如办画展等。”回国之后,秦龙仿效这种做法为自己做了大量宣传。《和平艺丛》、《鉴赏收藏》、《当代文学》封面、《中国艺术》、《美术向导》、《黑白变奏》等杂志上有了秦龙的画作图片和介绍他的文章。“这些宣传有的是通过给杂志社画做交换,有的是花了钱的,费用有几万元。” 1998年9月秦龙花费2.8万元在中国美术馆3个厅展出自己精心之作近百幅。据秦龙邻居窦明亚女士回忆,当时秦龙一边做画展,一边忙着人民文学出版社美编的工作,累得吐血。
“如果陈逸飞有自己的经纪人就不会累死,但是中国没有大个儿的经纪人来经营他。”秦龙曾和陈逸飞商讨一同做丝网版画,但由于当时中国市场和技术条件都不成熟,只好作罢。“中国目前没有真正的画家经纪人。画家需要真正地尊重艺术规律,根据画家特点来把他推向市场的经纪人。”经过和不同的画廊接触,秦龙选择了一个名叫百雅轩的画廊,具体事宜正在洽谈。 为了卖画学英语 “虽然我这是‘二百五’英语,但老外买我的画,和他们侃价没问题。” 生于1966年的画家王秋人谈起他在22岁卖画给德国人的情景,让人啼笑皆非。王秋人从小喜欢绘画,但英语不好,考试文化课没有过关,进上海一所著名艺术院校就读的美梦破灭。1988年他在上海办了一个画展,画被一位德国画商看中,这个画商提出要买他30幅画。“但当时我只有15幅。”这个德国人约他当天晚上去住所谈合作。本来那个德国人说的是“tonight”,但是英语不好的王秋人却理解成明天晚上,结果当他第二天晚上赶去洽谈时,那个德国人已经在那天下午回国了。王秋人追悔莫及,好在那个德国人在画展那天买下他15幅画,给了他1万元的外汇兑换券,他兑了人民币1.9万多元。“这在当时就是个万元户了。”从那以后,王秋人扼腕发誓,一定要攻下英语。他在上海外国语学院培训部学了两年,现在基本上能和外国人交流了,“虽然我这是‘二百五’英语,但老外买我的画,和他们侃价没问题。”王秋人自嘲。 王秋人在1995年来到宋庄,当时花将近5万元的样子买地,又花了六七万元盖房装修。刚到宋庄的一两年,王秋人的画卖得很少。有一年临近春节,他没钱过年,就用1000元把自己的相机卖了。卖了相机还是没钱,有个画家朋友给他出主意:“你不是书法好吗?买些红纸在上面写字,卖春联。”这样王秋人写了100多对春联,3块钱一套,挨家挨户推销。“不管怎样,反正卖春联的钱足够过年了。” 王秋人比较注意宣传自己,经常参加一些展览,和《画廊》、《中国书画》等杂志合作,刊登自己的画。在2005年他的画在翰海拍卖每平方尺4000多元,现在在拍卖市场每平方尺5000多元。“和画廊合作,有代理制和经纪制两种。经纪制就是买断画家,这个画家不能和其他人或者画廊合作,这样限制太多。”目前王秋人在和山东荣华堂合作。 没有经纪人的日子 “我很想找一个经纪人,但没有合适的。” 上苑画家群落里的艺术家们联系比较紧密,记者很快地从路过的画家口中得知李天元的住所。一个红色的小门,门铃是坏的,狗拴在后院里,打开门,记者看到了一位颇具艺术家幽默感的李天元。李天元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现在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任教,主攻油画。这位觉得“市场在国内”的画家,在上世纪90年代他的画总是被外国人买走。而且他的画曾经在2004年6月11日的《纽约时报》上露过脸。 1991年李天元的作品《冶子》参加了首届中国油画年展,获金奖。当时有一位台湾的老先生非常看好他的画,花五六万美元买下50多张,另外还想与他继续合作出画册办展览,结果因台湾出现经济危机无果而终。李天元谈起这件事时漫不经心,一点也不惋惜。 虽然参加过一些大大小小的画展,但李天元并不会经营自己。“画家怎样走向市场,陈逸飞的建议对我很有帮助。”李天元回忆,1991年陈逸飞对他谈起了画:“你的画卖到7000-20000美元,价格是非常高的。虽然画技很高,但根据现在的市场规律,价格低些才容易被市场接受。” 渐渐地李天元对市场越来越关注,2005年香港外玉堂画廊做商业展,李天元的画参展了。在2006年1月15日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暨中鸿信当代艺术品拍卖会上,李天元的《回归》以50多万元人民币被一大收藏家买走。现在他正在联系做艺术品复制的公司,想把自己曾经获奖的作品进行复制。“我很想找一个经纪人,但没有合适的。”李天元说出了自己的苦恼。
更多阅读
苹果日报:潘源良作品展 觀眾示愛小鳯姐:你靚唔靚仔啊?
《最愛潘源良是誰作品展》噚晚喺紅館舉行尾場,潘源良女友李麗珍都有去到支持,仲有鍾楚紅、鍾珍等等都有嚟到支持,潘源良喺一開場嘅時候,就話香港係福地,好多問題都可以解決,仲係喜劇收場,佢仲話:「好似喺《大時代》入面,方婷就死咗,但o依家佢
探访电视剧《围屋里的女人》拍摄地组图 围屋里的女人电视剧
1月6日的韶关之行,有幸来到了位于韶关始兴县境内的集明清建筑、民俗风情于一体的东湖坪客家民俗文化村。东湖坪客家民俗文化村是17集电视连续剧《围屋里的女人》的拍摄地。东湖坪民俗文化村是始兴客家文化、民俗风情的缩影。村内有清
传统美与现代美的塑造者——著名工笔女画家王润的艺术追求 王润
传统美与现代美的塑造者——著名工笔女画家王润的艺术追求2008年国庆前夕,我在京城华威桥东侧的一栋公寓内见到了慕名已久的著名画家王润女士。高雅的气质,潇洒的身姿,大方的言谈和举止……尽管此前对她及其作品有过较多的关注和了解
孙大愚先生讲述画家与画匠的区别 画家方增先先生近况
孙大愚先生讲述画家与画匠的区别画家与画匠的区别何在?当今社会,“画家”满街走。有人学画三天就自称画家了。所有学画的人都希望有一个速成班,毕业之后就成了“著名画家”。其实要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画家”
著名画家潘玉良绘画赏析 著名画家和作品赏析
著名画家潘玉良绘画赏析潘玉良自画像潘玉良1895年生於江蘇揚州。原名陳秀清,後改名張玉良,1913年與潘贊化結為伉儷,改姓潘。1921年於上海美專畢業後獲官費赴法進修。先入里昂國立藝術專門學校,後進巴黎國立美術學院。1925年進入義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