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管理的本质:提升团队绩效(1)



系列专题:《如何提升团队活力:打造高绩效团队》

  第二节管理的本质:提升团队绩效

  从优秀员工到部门经理,最大的转变来自于角色的转换。作为员工,你要考虑的问题仅仅是自身的业绩,或是效率;一旦成为部门经理,你就不能够继续单纯考虑自身的业绩,而要帮助部门中的每个人都取得出色的业绩。

  韦尔奇说得好:“在成为经理人之前,每个人的成功只与自身的成长有关;而成为经理人之后,成功则与他人的成功有关。”优秀的经理人是那些能够促进他人成功的人。

  在我们所接触到的带有困惑的新任经理人中,大多数具备成为优秀经理人的潜质。因为在沟通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人拥有一种相同的技能:自我管理。他们有着明确的目标,制订了清晰的工作计划,并对自身有着严格的奖惩措施。正是因为运用严格的自我管理,他们才能够取得出色的工作业绩。上面提到的刘虹便是一名出色的自我管理者。他们认为自我管理是通向成功的唯一路径。

  事实上,自我管理和管理一个部门只有一墙之隔,找到了两者之间的门,一切将顺理成章。那些顺利从优秀员工转变为经理人的人只不过找到了那扇门,而更多的人却没有。

  同时,自我管理又是阻碍他们成为优秀经理人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他们会将他人想象为与自身一样拥有积极主动、奋力拼搏精神的人,认为每个人都会对自身进行管理。

  “我以为将计划书和具体的行动方案给了他们,他们就会努力去做。”刘虹在回答我们的提问时说。

  尽管很多新晋经理人擅长自我管理,但是管理自身与管理他人毕竟有着根本的差别,所以要顺利进行角色转变,首先需要辨别一个重要的概念:管理是什么。

  什么是管理

  什么是管理?对这个问题,几乎所有的管理类书籍都提供了答案。

 第3节:管理的本质:提升团队绩效(1)
  最早解答这一问题的是法国20世纪早期的一位工业家——亨利·法约尔,他提出了管理的5项职能,至今仍然被许多管理学者引用。这5项职能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很多管理教科书都以法约尔的研究成果为蓝本。

  后来,斯蒂芬·罗宾斯在法约尔“管理的5项职能”的基础上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将之提炼为4项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用领导代替了指挥和协调。

  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这是管理的4项职能,那么,管理的定义是什么呢?罗宾斯也提供了答案:“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这一定义耐人寻味,值得我们剖析一番。

  首先,管理不是结果,不是单一的行为,而是一个过程,一个连续不断地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54646.html

更多阅读

第3节:如何区分管理的高低优劣

系列专题:《直击管理靶心:追求效果第一的管理》  如何区分管理的高低优劣  按照接近管理真相的程度,管理者的高低也区别开来:  1. “事在人为”,管理的目的决定管理的最终结果是“事”,但不管人、不管人心、不管人能的“就事论事”

野外生存的目的 第3节:第一章 企业的生存目的(1)

系列专题:《成功商业模式设计指南:商道逻辑》  第一部分 商业模式——客户价值实现与创造的逻辑   第一章 企业的生存目的  1954年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就提出,企业生存的目的是创造客户,为客户提供产品或服务,而不是利润

第6节:管理的本质:提升团队绩效(4)

系列专题:《如何提升团队活力:打造高绩效团队》  团队绩效就是一切  绩效是管理的核心,是每一位经理人都必须关注的重中之重。没有绩效,一切都无从谈起。通俗地说,绩效就是以最大效率实现预期的目标。  成功的经理人与失败的经理

第5节:管理的本质:提升团队绩效(3)

系列专题:《如何提升团队活力:打造高绩效团队》  问题的关键在于团队绩效。良好的管理总是能够获得出色的团队绩效,相反,糟糕的管理只能使团队取得令人难以接受的低绩效。而管理的结果取决于经理人。  何谓团队  对于一名新晋经

第4节:管理的本质:提升团队绩效(2)

系列专题:《如何提升团队活力:打造高绩效团队》  其次,管理不但注重效率,还注重效果,单纯的高效率,没有最终取得的高效果,一切管理活动都是无价值、无意义的。  再次,管理不是强调个人实现,而是“与别人一起或是通过别人”去实现。将别

声明:《第3节:管理的本质:提升团队绩效(1)》为网友夢缃栐罘褪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