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职场行动手册:工作没有任何借口》
这时候,不妨想想王小丫的经历,单位还是那个单位,领导还是那个领导,这些都没有变,但为什么仅仅隔了三个月的时间,机会却不一样了呢? 伯乐其实一直都在那里,关键是你有没有让人看到你作为千里马的潜质。这也说明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小事做到"放光",才能承担大事。 机会不在外面,而在自己手中。与其把时间浪费在盲目的选择上,不如沉下心来,把手边的工作做好,哪怕是最简单的工作。 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享誉世界,但是你可能不清楚,最开始的时候,请达·芬奇画这幅画不过是为了给圣玛丽亚修道院的一个饭厅作装饰。 就算是一个最普通的三流画家都可以完成这件工作,况且,谁也不会期待在饭厅的墙壁上看到什么绝世佳作。然而达·芬奇却没有看轻这项工作,他以自己一贯慎重的态度,日以继夜地完成了这幅作品。 结果这幅画震惊了全世界,名不见经传的圣玛丽亚修道院因此名声大震,而默默无闻的达·芬奇也因此名垂青史。 如果当初达·芬奇以此为小事而随便应付,那么,我们今天不仅看不到这幅名作,恐怕也不会在美术史上看到达·芬奇的名字了。 机会不是想来的,也不是抱怨来的。在职场中,越给自己找借口,越没有机会。连一件小事都做不好的人,怎么可能做好大事?换了你是领导,你愿意把机会交给一个做任何事情都敷衍了事的人吗? 与其去羡慕别人有好的机会,与其以"我可是干大事的人"为借口,不如把手边的小事情做到极致,做到"放光",自然就会有更多的机会! 3.一两"认真"胜过一斤"聪明"
![第48节:不找借口,‘我不行‘能变‘我真棒‘(5)](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554222366080.jpeg)
好像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不够聪明。但在工作中,我们却又常常对自己说: "我就是这样,拐不过弯来。" "我已经很努力了,但我确实不如别人灵活,学起来总是很慢。" "这可不怪我,我是真的想不到!" 这些话背后的潜台词其实是:"我不行,不够聪明,所以你们别对我有那么多、那么高的要求,虽然我做得差一点,但也情有可原。" 有了这样的借口,我们就心安理得允许自己慢进步,甚至不进步,允许自己遇到问题不动脑筋,出了差错也不去反省。 但你有没有想过,在职场中工作的人,并没有几个人真是傻子!论聪明,大家都相差不多,就算你真的比别人稍微笨拙一点,也别把所有责任都推到"自己不够聪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