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职场行动手册:工作没有任何借口》
就在这时突降大雨,电闪雷鸣,士兵饥饿难耐,牲口、行李都跟不上…… 但此时,红军只有一个信念: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赶到泸定桥。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来克服困难:走不动的时候,每个人都拄一个拐杖;来不及做饭,大家就嚼生米、喝凉水充饥。 当时,杨成武腿上受了伤,走路很困难。许多同志都劝他骑着马走。但他认为这正是需要干部起模范作用的时候,于是以挑战的口吻向大家说:

"同志们,咱们一块儿走吧!看看谁走得快!谁先走到泸定桥!" 这时意外情况出现了:对岸出现了一长串的火炬,原来是敌人在点着火把赶路!如果不快点,就有可能被敌人抢先了! 杨成武心生一计:也点起火把走路,当对岸的敌人问红军是谁的时候,便选出四川籍的同志和刚捉来的俘虏对答。对岸的敌人万万想不到,大摇大摆地跟他们并排走的,就是他们日夜梦想着要消灭的红军。 就这样,红军与敌人,像两条并列的长龙,一起向泸定桥进发。雨越下越大,到深夜十二点,对岸的那条火龙不见了。原来,也许是怕苦,也许是认为红军不会那么拼命赶路,敌人不走了。 这时的红军干部战士们,一个个也累得走不动了。但得知这一情况时,全团不仅没有一个人停留下来休息,反而都很高兴地表态:这是好机会啊!抓紧走吧!一个跟着一个拼命地向前赶路。 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军,红四团在第二天早晨六点多钟胜利到达泸定桥。这一天,除了打仗、架桥外整整赶了240里路,这真是只有飞毛腿才能做得到的事情! 处于和平时代的我们,很难想象当时红军的处境有多危险,征程有多艰难,而优秀的红军战士们,完成任务的决心与意志又是何等强烈! 平心而论,现在我们工作中要完成的任务,比起红军时代要容易多了。但是,许多人还是以各种各样"难"的借口,拖延着不执行任务,或者执行任务时,总要打一些折扣,甚至导致本来容易完成的任务,最终没有完成。 对此,我们是不是要以飞夺泸定桥的红军英雄们为榜样,消灭工作中的借口呢?我们起码可以向这些英雄们学习四点: 第一,接受任务不畏难。 面对当初交给他们的任务,他们也能以"时间太紧了"、"太累了"、"天气不好"等理由来推托,这样就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艰难的任务。但是,不管当时已经多辛苦,摆在面前的任务有多艰巨,他们仍然明确表态:"保证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