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 产业为先 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寻找一个方向



     在中国未来10年经济增长中,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这一经济改革方案成为本届“三中全会”重要议题。加强新型城镇化顶层设计,是大数据时代尤其是高新科技产业亟待思考的问题。

  成立于1998年的大连软件园,在经历了15年运营模式摸索后,创新性地提出“云服务”企业运营管理战略,实行“服务”与“创新”双规并行机制,为软件产业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寻找一个方向。为此,《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大连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高炜。

  云服务:产业模式创新

  《中国经营报》:在大连软件产业千亿产业集群中,DLSP占500多亿元,也有很多园区在复制DLSP这种运营模式,这是否意味着DLSP的竞争形势更加严峻?

  高炜:DLSP的“软件园”模式从大连市场占有率来讲,是没有竞争对手的。事实上,在全国其他同类地域,这种模式仍然可以占领当地的资本市场。

  原因是DLSP能针对各拓展地的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提出差别性定位,从而找到最佳启动点,这些程序的具体操作不是说起来这么简单的。选择建设软件园,绝不仅仅是盖几栋写字楼那么简单,而是考虑到企业运营所需的各种要素,为国际软件企业、国际软件人才在这里长期工作和生活创造一切便利条件,并与时俱进地将生态、智慧元素融入园区建设中,这也是我们最核心的竞争力。

  我是从软件行业发展之初就完完整整地经历了,这是一个从“零”开始的企业无法复制的,对于这点我很有信心。

  《中国经营报》: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和产业兴起,对产业资源整合,商业营销模式、服务外包内涵都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那么你如何为DLSP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出准确定位?

  高炜:阿里就是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建立起了一个生态圈;在软件园中规划的公共服务平台,除了那些满足马斯洛基本需求——像吃饭、交流的基础设施外,现在也少不了云平台。新时代下,云服务也成为公共平台的一个组成部分。前不久,我们与北京云基地等组织做了交流,现在云的生态链引进和商业运作,是我们尝试的一件事。

  同时,我们也在尝试使用孵化器为小微企业提供打包式服务,采用分成形式,来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如果看好一家公司,可以给它免租,但是可能占它一定的股份,等这些企业上市或者有了发展后再来获取回报,这些新的运营机制都在探索之中。

  《中国经营报》:企业对于发展环境、人才等需求的标准是存在个体差异的,DLSP的管理模式中是否有针对这种个性化需求的解决方案?

  高炜:每家企业或多或少都会有企业发展的个性化需求,这种需求在跨国公司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在软件园的客户中,外资客户的比例占到42%,他们中有很多是国际知名的500强公司,这些公司在选址时,出现考察周期较长、因为担心投资风险而不愿先期成立法人公司等现状。

  鉴于国际化企业对基础设施的“绝对理想化”要求,软件园提出“特殊定制”服务。举个例子,GE公司进驻大连软件园时,我们与其签署了“物业定制”协议,即完全按照GE的全球物业标准,打造一栋高水准的专用办公楼宇。

  在这之后,DLSP对这种模式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直应用至今的“BOT服务模式”,即由软件园准备好场地、设备,按照企业开发要求为企业招募人员,进行办公室装修、设备安置,并负责前期的建设和运营,而企业只需要派遣一些管理人员即可,待业务顺利开展起来,再将公司整体移交给客户,这一合作模式又被称为“交钥匙工程”。

  《中国经营报》: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你认为“软件园”模式的创新应该体现在哪些层面?

  高炜:首先,体现在策划层面上,DLSP的每一个项目都聘请了国际知名咨询机构,通过对国际国内产业状况、发展趋势及内外部资源的分析,进行国际产业化定位;在园区建设规划上,按照“低密度、低容积率、低碳、高品质、高技术、高智能化”的原则,对园区进行理念超前的科学布局。

  其次是“硬件”提供上,产业楼的建设一直是DLSP最重要的核心能力之一。例如:配置双回路加备用发电机供电系统,实现办公空间永不断电及不停电检修;通过对楼宇采光、电梯、空调系统等的合理配备,对员工自由交流空间的充足预留等等。

  同时创新也包括“软件”运营,DLSP的招商及营销推广体系是客户选择这里的主要因素。从产业环境咨询,到人力资源解决,到品牌推广提升,再到各种客户关怀,园区向入驻企业提供全程的创新“软件”服务。

  经济增长:政府考核体系考量

  《中国经营报》:谈谈软件业的规模化发展对于拉动经济增长和实现新型城镇化的价值体现。

  高炜:软件业提供了大量高质就业岗位,很多旅居海外的留学人才在看到大连的产业机会之后选择回国创业。据统计,软件园区域目前共集中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软件精英近8万人。

  同时也带动了相关联行业的发展。有研究发现,每增加一位软件工程师,就能够带动5~8个餐饮、航空、物流等行业人员就业。一家知名企业老总介绍,由于该公司同日本之间大量的业务和人员往来,相当于全日空公司每年都有一周的航班是专为这个企业运行的。

  在DLSP三期生态科技创新城的开发中,为原住地居民建设了高品质的回迁房,采用集体入股的方式保障了他们的长期收益,同时在科技城的工程建设中优先解决原村民的就业问题,这也是通过软件产业发展新型城市化的成果。

  《中国经营报》:现在中国提出建设新型城镇化,你之前也提出过软件园要达到“产城一体”,这二者是否相互关联?

  高炜:我认为新型城镇化要以产业为核心载体,而作为核心载体的产业需要绿色、无污染,并能吸纳更多的高新人才就业。比如,软件产业作为大连城市发展的一个核心载体,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就起到了关键作用。

  从2010年开始,我们一直在提“产城一体”的概念,“产城一体”并非“产城一起”,是要讲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融合为一体,其中生态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特色,我们在各地推动“生态智慧城”建设也是基于这种考虑。所建设新型城镇化也需要空间上的“产城一体”做支撑,两者必然是相互关联的。

  《中国经营报》:来谈谈你为什么一直坚持“加速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才是真正改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正确模式”这一观点?

  高炜:中国改革开放的前3年,我们大部分精力都是放在制造业上,的确解决了很多就业问题,同时也带来了GDP的增长,但是到了一定时期问题就显现出来了,比如能耗高、污染大等等。

  DLSP是大连单位GDP贡献度最高、能耗却最低的区域,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经济增长区,又由于软件业基本不消耗原材料,其对经济的贡献几乎是100%——这个数字是来料加工型制造业的20倍,而其单位GDP能耗还不足制造业的20%。所以从实际意义上来说,我们现在在做的这种模式才是真正转变经济增长应该做的模式。

  中国是有能力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服务、再向中国创造这样一个方向发展的。但是我们国家的政策体系、鼓励机制都是基于制造业,对于智能、智慧的软件产业,从政府的考核体系、政策体系、价值观、对社会的贡献等方面考虑的还不够。国家更多的指标是放在招商引资上的,可是对于我们这种基于人脑和电脑的行业来说,招商引资的作用并不大。

  所以我一直在向社会倡导,中国要走新型城镇化的路线,助推智慧产业先行一步,是发展城市新经济的当务之急。

 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 产业为先 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寻找一个方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5493.html

更多阅读

商业集群效应 放大产业集群发展效应

集群效应—北京朝阳商务中心去为例置身于北京朝阳区商务中心去(CBD)你会沉醉在时尚、艺术与色彩的视觉感官盛宴中,体验着一场以“时代混搭”为主题的空间艺术大赏。我们所说的集群效应,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

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亟需应急产业辅助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由于工业化持续发展和社会转型,我国正处于生产安全事故、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事件等易发、多发的特殊时期。而由于现代城市交通、市政、人居、公共设施等生存环境等的差距,以及各地资源禀赋条件与

产业集群效应 大朗:加快转型升级 服务产业集群

    大朗——“世界毛织之都”,全国首批“中国羊毛衫名镇”之一,全国首批“产业集群试点单位”,以大朗为中心、涵盖周边地区的毛织产业集群,集聚了近万家毛纺织行业企业,仅大朗就有3000多家。   近年来,大朗镇对全镇毛纺织产业结构

宁波服装产业集群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西进”新态势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近年来中国东部地区的产业迁移不再是零散的小规模进行,而是向中西部地区整体性的大规模迁移,出现了产业集群“西进”的新态势。   在近日由西北大学等单位联合在宁夏举行的“中国西部经济

声明:《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 产业为先 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寻找一个方向》为网友流行乄天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