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森达朱相桂的女儿 朱相桂的森达创业记



25年前,镇南村是出了名的穷地方,有句话叫“镇南穷,光棍苦,年过三十五,衣服没人补,老了一把土。”现在镇南村的单身汉是最吃香的,市里的姑娘都能嫁过来。每年春节朱大爷都在村子里挨家挨户拜年,给小孩包红包,给老人送礼物。村里人哪家有灾有病的,直接就给朱大爷写信。

村里人出门办事都说自己是森达人,住大宾馆都能多打点折!

一分的差距他记了12年

马尼龙格:习惯上,我叫他“老朱”,他叫我“老马”。英国有句谚语———每个成功的背后都有一个机遇,在我看来,森达成功的背后是“老朱”最多的努力。

中国很少有这样有眼光的企业家,老朱12年前就去了“皮鞋王国”意大利,跟着世界的节拍发展,相当于一开始就把汽车挡位拉得很足,马力也够大。1993年那次到意大利,老朱拿出几双森达皮鞋给我看,要我给他们的鞋打分。我当时给了他99分,之后的12年我们成了朋友,我们合作前5年我就到建湖来了99次,我也亲自给森达画鞋样,但老朱每年都会问我,这剩下的1分有没有补上?我现在可以说,森达鞋与意大利鞋已经没有差距!

 建湖森达朱相桂的女儿 朱相桂的森达创业记

他是个严肃认真的人,没有休息日的人,永远创新的人。我在意大利的朋友都对这位“中国鞋王”非常好奇,几乎每年我都要带几位意大利朋友到中国、到老朱的家乡过春节。你问我对老朱怎么评价:我只告诉你,12年前老朱到意大利找到我,12年后,我们还在合作!

别家鞋厂给我年薪百万也不去!

刘学礼:不夸张地说,森达已经成了现在中国鞋业的“黄埔军校”,想到森达来挖墙脚的一拨接一拨,那是他们不了解森达人,别的鞋厂就算给我百万年薪我也不去!为什么?就为了我们“朱厂长”!

我1973年当兵,1978年退伍进厂,进厂后一直跟着朱厂长。现在集团大了,子公司多了,我还是叫他朱厂长。

我看电视上,员工评价他们的老总都是什么战略眼光、雄才大略之类的话。离得越近看得越清,朱厂长这个人特别倔强、特别执着,我跟了他28年,受的“气”也最多,吵的架最多,有时气得真想去“喝药水”。

但你问我朱厂长怎么样,说心里话,从牛棚作坊到公司再到集团,朱厂长是一个特别善良、特别真诚、特别实在的人。他有种不服输的精神,他说要永远“视今天为落后”。1993年,我们森达获得“中国第一鞋王”,第二天开会时大伙都像过节一样放起了鞭炮。可朱厂长当时说了一句话:“在中国称王,在世界上的位置又是如何?森达要做世界的鞋王!”

公司出名后,有些技术员和业务员先后跳槽办起了自己的企业。几年后这些企业纷纷被市场淘汰,他们又想回森达,可又担心朱厂长“记恨”。朱厂长知道后主动上门,请他们一个个吃起了“回头草”,朱厂长对他们说:“你们离开森达是因为森达没用好你们,回到森达,是因为你们瞄准了森达的明天,过去的既往不咎!”你说,有这样的朱厂长,别说一百万,就是一千万,能走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55134.html

更多阅读

中原女作家王小萍和她的《落红记》 方寸光落红记在线阅读

2014年底,我大概算是处于“多事之冬”,青青的《落红记》要开研讨会,西安离济源又不远,是应该去的,于是在临行前的一个晚上草就此文,准备作为研讨会上发言的底稿。65年前,河南人士薄自勉先生在武汉感慨到:“大江东去想公瑾,蛇山漫游叹萧红。”

声明:《建湖森达朱相桂的女儿 朱相桂的森达创业记》为网友情如曲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