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历史是民族的根基,文化是民族的灵魂,那么建筑则可说是民族的象征。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三大建筑标志分别是转法轮、十字架、月牙形。中国近代著名商帮也有三大标志性建筑:粤商的碉楼、晋商的大院、徽商的牌坊。
从品牌传播与文化营销的角度看,这三大标志性建筑既体现了当年三大商帮的崛起共性:地少人多,群体移民、家族经营、诚信为本、义利结合;同时又反映了三大商帮的个性:粤商漂洋过海在南洋或北美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唐人街,依靠秘密会社——洪帮组织获得保护,凭借中国的小商铺起家;晋商开辟茶叶之路,依靠严格的师徒制与票号,垄断驼道与金融,建立自己的商王帝国;徽商则选择官商结合做红顶商人,亦儒亦商,垄断盐务,做大茶、木、典、盐四大主业。三大商帮杰出商人发财致富后的共同选择把原始积累的资本投入房地产,或盖碉楼,或修大院,或建牌坊,经过世代演变,而成为人们心中的象征符号。这也许是当下中国房地产为什么热?汤臣豪宅备受注目的一个历史铺垫。
金山伯的凯旋门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广东江门,又称五邑,下辖开平、新会、新兴、台山、恩平五个县市,是中国著名的侨乡。
开平境内最多的时候共有3000多座碉楼,目前尚存1800多座,堪称世界最大的“碉楼博物馆”。碉楼的造型千姿百态,有中西合壁式、古罗马式、土耳其回教式、欧洲式、十六世纪英国式、德国堡垒式、教堂式、别墅式、庭院式等多种建筑,犹如古代中外建筑最精湛的艺术博览。
开平碉楼在建筑结构上则充分体现了防卫功能,其共同特点就是门窗窄小,钢窗、铁门,墙身厚,顶层四面都有枪眼,楼顶还有了望台、探照灯、警报器、枪械等,在历史上对保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有极大贡献。
遍布开平各地的碉楼,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更楼或灯楼。这种楼一般建在村头或村尾,有些建在小山丘上,如“方氏灯楼”,以供民团及更夫使用,里面有枪支、探照灯及报警器,一旦发现匪贼立即报警,让村民准备;二是众楼。由十多户或几户人家合资兴建,这种碉楼有三至六层,每层设有二至四间房,如有匪贼,各户人家可住进众楼,以避洗劫;三是居楼。由华侨独资兴建,用于长久居住。
万事皆有缘。上个世纪的一二十年代,中国最动荡不安的年代,却是西方淘金热兴起与美国太平洋铁路的修建时期,大量中国劳工踏上了未知的谋生之路。这些被人称作“金山伯”、“花旗客”的广东开平人历尽艰险,只有少数幸运而倔强的“金山伯”九死一生,挑着装满西方神奇玩意的大木箱和为数不多的财富回到家乡。“落叶归根”传统让他们首先想到的便是买地建房、娶亲生子、福荫亲族,似乎所有的辛酸苦累都会因衣锦还乡的光荣而悄然消失。
开平碉楼中,迎龙楼、瑞石楼、自力村和马降龙村落堪称典范。聚焦这开平碉楼的“四大代表”,也许能更深地启示我们,为何碉楼会成为华人华侨生命所系的灵魂栖息地。开平的碉楼总是与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连在一起,完美精致的设计与大宅门的纷纷扰扰,验证了金粉世家酸甜苦辣与喜怒哀乐。
迎龙楼
迎龙楼——坐落在开平市赤坎镇三门里村,东距开平市区6公里,是开平市现存最早的碉楼,为关氏家族所建。最初到这里来定居的人是芦庵公。这座楼由芦庵公的曾孙关圣徒修建,坐北朝南,楼高大约十公尺,共有三层。楼的占地面积约一百五十二平方米多,楼的墙壁全是用一种较大的红砖砌成的。砖长三十三厘米,宽十五厘米,厚八厘米,墙体的厚度竟达到九十三厘米,接近一米之厚!修建这样一座楼的确要花不少钱,所以关圣徒建到一半时,发现钱已不够建完楼。据说,他的夫人谭氏见此情景后,拿出私蓄,楼才得以完成。为求吉利,关圣徒将此楼命名为“迎龙楼””。该楼命名为“迎龙”是期望它给村民带来平安、好运、幸福。迎龙楼建成后,在保护民众避免了洪涝和盗匪的侵袭起了其应用的作用。迎龙楼方形的建筑形体没有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是开平碉楼传统最原始的模式。
瑞石楼
瑞石楼——号称“开平第一楼”。坐落在开平市蚬冈镇锦江里村后左侧,楼高九层,占地92平方米。瑞石楼的始建人黄璧秀,号瑞石。他和儿子黄畅兰(长子)、黄赐兰(次子)一起在香港经营药材铺和钱庄,事业成功。20世纪初,59岁的黄璧秀因父母和妻子在家乡居住,为了家人的安全,他不惜投入三万多元港币的巨资,于民国十年(1923年)筹建家居碉楼,民国十二年(1925年)竣工,历时3年。楼建成后,他以自己的号取名,叫“瑞石楼”。当时广东省有名的大书法家、广州六榕寺主持铁禅大师题写了“瑞石楼”三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