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市场化研究 第20节:第二章 技术市场化,市场技术化(11)



系列专题:《揭示华为长盛不衰的秘密:统治》

  通过一系列的战略调整,华为的工程师队伍完成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华为在技术商业化的路上越走越顺。其中的两个关键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一是华为在最初打入国际市场的时候四处碰壁,有些地区甚至长达两三年颗粒无收,最后华为在全球各地派出一支合计一千多人的技术工程师队伍进行市场开拓,国际市场的缺口很快就打开了。二是随着华为国际市场的成功以及10年来在商业工程师队伍培养方面逐步开花结果,组织人才建设有力地推动了业务增长,华为迎来业务上的井喷式增长,到2008年达到250亿美元!

  如果没有早在10年前做出的一系列举措以及长期不懈的坚持,很难想象华为会有今天的巨大成就。中国不缺乏技术人才,缺乏的是商业化环境下的产品研发工程师、售前工程师、售后工程师。一家企业的工程师商业化水平决定了其市场竞争力高低。

  摆在绝大多数高科技企业面前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批量培养商业工程师。中国高科技企业成长的障碍就是技术人才商业化问题。当技术人才商业化之后,它的能量将是无限的。

 中国农村市场化研究 第20节:第二章 技术市场化,市场技术化(11)
  附录 /// 创新必须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心

  有一次,我随便走到一个实验室,与其中的工作人员谈话(是哪个实验室并不重要,我认为这是一种普遍的思维现象)。我问:“对老产品的不断优化和对新产品的开发,你喜欢哪一种?”他说我们当然喜欢新东西越多越好,将来离开华为后,还好就业。我说:“专家专家,懂一点叫专家,懂得很多叫什么专家呢?为什么会出现专家的名词呢?就是因为人的生命有限,只可能懂得一点,就在这一点上,窄频带高振幅,这就是研发体系。但是中试体系为什么叫宽频带窄振幅?这是因为他们的年纪比你们大一点,经验积累多一点。”所以我问他,你愿不愿意到微软?如果你到微软,你会找到多少新起点?在华为公司工作的时候,你是给这条铁轨的一段枕木钉道钉,如果你到微软,你连钉道钉的工作机会都没有,分工更细,还得做更窄更细的工作,都是0,1,0,1缮不断的累加,你只会变得更无聊,更专业化。因此,联系创新和认识论来看,我认为要紧紧围绕有利于核心竞争力,包括个人成长的核心竞争力为基础。

  一个人知识不是越渊博越好,一定要看破这个红尘。发明往往并不是知识渊博的发明,而是对事物敏锐认识的发明。一个老产品如果99.99%的软件是很好的,只有一点不稳定,一个人如果能做出这一点稳定,说明他对那99.99%了解得很透彻明白,否则他是找不出来这点的。从知识论、认识论来说,后面解决问题的人是高水平,而绝非低水平。因此,认识论主要是对认识的深刻程度而言的,表面认识到的很多东西,是字典、图书馆的,字典和图书馆的确很有知识,但它没有创造性。华为公司有这么好的氛围,研究系统有这么快的反应机制,我认为我们今天的青年,应珍惜这个机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55263.html

更多阅读

利率市场化 第14节:第二章 技术市场化,市场技术化(5)

系列专题:《揭示华为长盛不衰的秘密:统治》  由此可见,端到端组织有效运作的核心在于工程师。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只有具备上述三类工程师,才有可能真正做到从客户需求端出发,到满足客户需求端去,提供端到端服务,两端直通,没有任何阻滞。一

市场化 第10节:第二章 技术市场化,市场技术化(1)

系列专题:《揭示华为长盛不衰的秘密:统治》  第二章 技术市场化,市场技术化  华为没有院士,只有“院土”(商业工程师)。要想成为院士,就不要来华为。  ——任正非  从比尔?盖茨的首富说起 

心态决定人生 第20节:第二章 目标决定人生(1)

系列专题:《入职十年内应该想明白的事:职场达人志》 第二章 目标决定人生  没有目标就失去一切  刚毕业那会儿,幼稚得可笑,老跟同学打电话,明面上聊聊近况,暗地里比较。你要比我工资多一百块,心里特不平衡,凭什么呀,在学校

掌握拍卖市场技巧 第20节:第二章 掌握技巧,到哪都受欢迎(8)

系列专题:《教你如何与人交流:史上最强的沟通术》  某女主持人在音乐晚会上讲到:“尊敬的各位来宾,下面我们将欣赏到多次获得国际比赛大奖的世界著名作曲家贝托罗先生用小提琴为我们演奏几首美妙的乐曲。”“可我根本不是什么小提琴

声明:《中国农村市场化研究 第20节:第二章 技术市场化,市场技术化(11)》为网友少年听雨歌楼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