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最受欢迎的财经脱口秀节目:冬吴相对论》
其实不仅是在英国,在全球3G推出来以后一直反应并不强烈,现在很多3G的运营商都是亏损的。 对,和黄以前搞了一个Orange,搞得挺大,后来发现不挣钱,就把Orange给卖了,说的就是这个事情。 首先3G技术推出来就面临非常大的一个挑战,老百姓在不在乎你这个东西,是看你提供的这种产品和服务是不是一种他必需的东西。我们生活当中有三个层次,一个是需要——need,第二个是想要,还有一种是欲望。 第二个想要就是want。
![谁主沉浮小说 第21节:3G时代 谁主沉浮(9)](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563065913198.jpeg)
对。第三个是desire——欲望。生活当中面对真金白银的时候,我们有时候分不清哪些是我需要的东西,哪些是我想要的东西,哪些是我奢望的东西。我想有一个私人飞机,我想有一架直升机,这是什么啊?那叫奢望,想要都谈不上。需要是什么?我需要的可能就是一辆夏利车或者捷达车,代步,是吧?一个新产品出来的时候到底满足的是需要、想要还是奢望,这是很重要的,运营商推出这种产品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 我留意到一个现象,发牌照以后这三家公司的股票都往下掉。 都掉了10%以上。 我觉得很有趣,就是投资者“vote by leg”——用脚投票。你讲什么道理、什么概念,最后资本市场的投资人还是很聪明的,他们得出一个结论:股票在掉。 证明投资者不看好这个东西,这是很要命的。你说得天花乱坠,但是大家一想,这个东西可能没用吧。 中国式手机消费 起码从别的国家的应用里面没有看到有用,但是我们现在也不能这么快就下一个结论,你知道中国人的创造力还是很强的。 而且中国人的消费欲望跟别人还不太一样,你就说短信这种东西中国就非常地发达,美国人就没法理解中国人怎么爱发短信。 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这个原因就是中国人的传统。 我觉得中国人对文字比较敏感。 也不仅仅是对文字的敏感,还有中国人说话不太直接,喜欢绕着说,不喜欢当面。提一个要求或者做一个推托,他如果是跟你打电话直面说吧,不好意思。 另外一个原因我估计是,中国这个“段子文化”创造了短信。你看见没有,刚开始大家基本上不怎么用短信的,充其量就是有些人为了省电话费发一两条短信,结果后来发现呢,由于中国以前很多人在饭桌上讲的段子,后来变成了一种所谓的“段子文化”,令到中国人开始了一种新的传播和沟通方式。我发现很有趣的一个现象,就是以前我认识的很多朋友特别喜欢在饭桌上讲一些笑话,令到大家都很愉快,对不对? 对,自娱自乐,自己也很高兴。 现在干的事情是什么呢?是我们两个面对面吃饭,我发给你一个段子,哈哈。我的意思就是说,也许中国人的聪明才智能够让3G出现一些所谓的“杀手级”应用,这种“杀手级”应用是以前美国人、欧洲人和日本人都没有想到的。会不会可能呢? 需求,尤其是在信息、媒体这方面的需求,是不太一样的。中国有它的特殊性:一个是短信,这个跟全世界都不太一样,那么发达;还有一个是卡拉OK,卡拉OK是日本发明的,但是火起来是在中国,美国人、欧洲人最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人喜欢这样一种方式。 你说起这个事情我们稍微跑一下题。因为我也投资了一个旅游公司,去年也跑了一些不同的地方,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你到欧洲,欧洲人活得真的是很boring,很无趣。晚上一到点回家就睡觉,天天中午都是吃三明治,充其量一个周末开一次派对,永远是在barbeque,没什么特别多的。哪像中国,隔三差五有洗澡,有卡拉OK,还有打麻将,或者下面按着脚上面打着麻将,这些生活多么丰富啊。所以前两天我听说,奥运会期间很多外国友人到了北京之后都感觉,“哎呀,北京实在太好了,有那么多不同形式的按脚方法”。 在手机的娱乐方式里头,还有一个西方人也特别不理解的地方,就是中国这种彩铃——自己花钱让别人听歌。别人打你的手机的时候放的那个歌,也是要花钱的,而你自己是听不到的,你想听的话就得拿一部别的电话拨给自己听。但是很奇怪,中国人愿意自己花钱请别人听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