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利益集团 第23节:记者手记 能否超越各自的利益?(1)



系列专题:《中国企业家成长警世恒言:西丰事件后》

  记者手记

  能否超越各自的利益?

  马丽 (《法人》记者)

  2008年初“创辉”地产中介大面积关门事件,为2008年中国楼市定下了灰色的基调。房价下跌、交易萎缩、政策救市……这些都可以成为2008年中国楼市的关键词。我们还可以更简洁地概括这一年的楼市——揪心:地产商们殚精竭虑直至弹尽粮绝仍无法挽回楼市昔日辉煌,消费者们日盼夜盼直至望眼欲穿仍不愿改变持币观望的态度,救市政策左出右出直至利率猛降仍没有真正驱除房市的体寒。

  地产商、消费者、政府都在为中国房市揪着心,似乎没有谁从这场楼市危机中获益。但是《法人》杂志从一片萧条的楼市中揪出了不一样的主体,这个主体就是以王石为代表的中国地产大亨们,中国楼市日渐式微的表现也让他们揪心了,钱来得越来越少而且越来越慢了,但是他们却匪夷所思地顺势鼓吹“拐点论”,或虽然没有鼓吹却以实际的降价行动支持着“拐点论”,给本已奄奄一息的楼市以致命的一击。

  2008年《法人》第2期、3期合刊推出了《王石的阴谋与权贵资本的狂欢》,以独特的视角解读了王石“拐点论”背后的老谋深算:加速草根房地产企业资金链的断裂,等待他们向资本大亨们割肉。第4期《法人》杂志推出《中国地产四虎有多可怕》,对地产大亨们的阴谋给予更直白的解读:地产大亨利用自身企业对市场的影响力,从房价这个最敏感的元素入手,加速行业洗牌,以获取更多的市场竞争优势和更大的市场份额。

  上述文章一出,即掀起不小的浪潮。王石们的不悦可以理解,但是部分消费者也对这一观点极为不满,甚至将作者炮轰为中小房地产商的代言人。在他们眼里,权贵地产商和草根地产商没有区别,只有降价才是硬道理。所以他们为了最基本的住房权利与所有的地产商们展开了强悍的对峙,对峙的高峰就是购房民间自助组织——“万人购房团”的崛起。单个的消费者抱成团,平民阶层于是获得了与地产商们谈判的更大砝码。

 超越利益集团 第23节:记者手记 能否超越各自的利益?(1)
  “万人购房团”如真可以奏效,从另一个角度说也是一剂救市良方,在“万人购房团”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法人》杂志推出了《“万人购房团”能否成为救市良方》一文,全面解析在楼市不景气、楼价依然坚挺的形势下,“万人购房团”能否成为压垮楼价的最后一根稻草。

  尽管房地产商和消费者展开了最强悍的对峙,但是不断下挫的房价依然没有解决“价格和支付能力”这一市场的核心矛盾,交易双方或许都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但是面对房地产对经济增长高达2%的贡献率,政府显然不能再忍受房地产市场的委靡不振。所以从2008年9月至今,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旨在鼓励购房、刺激需求的政策,其中,贷款利率下限可扩大为基准利率的0.7倍和最低首付款比例下调为20%等政策,力度超过市场预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55390.html

更多阅读

第29节:练就“一笑了之”的豁达心态(1)

系列专题:《销售中的心理策略:销售攻心术》  5.练就“一笑了之”的豁达心态  作为销售人员,也许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你的推销过程中,遇到意想不到的阻碍,令你觉得情况严重。比如说,我们都知道事先准备妥当的重要性,尤其是你如果想在客户

宠物大秘密 第4节:第二章 与人相处的大秘密(1)

系列专题:《谈人际关系:卡内基给青少年的礼物》  第二章 第二章 与人相处的大秘密  “那些能满足他人内心需求的人,必能将人际关系掌握在自己手中。” – 戴尔。卡内基  如果你能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不管任何东西-你会最想要什么

第40节:经济生活中不得不说的怪现象(1)

系列专题:《108个经济学常识:不做经济白痴》  第三讲:经济生活中不得不说的怪现象  纳什均衡  【点睛】当鹦鹉学会说"供给"与"需求"时,这个世界就多了一位经济学家,但要成为现代经济学家,必须要多学一个词"纳什均衡"。  【释义】

第28节:我们将如何运用自己的大脑?(1)

系列专题:《打败分心与焦虑的魔方:注意力曲线》  第四章 我们将如何运用自己的大脑?  神经元是缠绕在一起,并一起被激发的。  ——多纳德?海布(Donald O.Hebb)博士  世界上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与人类的大脑相比,简直是相形见绌。大

声明:《超越利益集团 第23节:记者手记 能否超越各自的利益?(1)》为网友伤心彡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