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国企业家成长警世恒言:西丰事件后》
楼市风险冲击波 魏明(专栏作家) 房价回落后,逾期还款、断供的现象接连出现,预计这种现象第三季度会更严重。 此外,房地产企业正出现大规模拖欠土地出让金的现象,下一步将可能威胁到银行。 深圳房价从去年的最高点到现在已经跌了三成,购房者的贷款问题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近日,一篇“深圳银行断供已过千亿”的博文,提出“次贷危机浮现”的观点,激起业界千层浪。近日,深圳的房产和银行人士向外界证实,买房者逾期还款和断供的现象确实存在,并有越来越严重的迹象。 退潮之后负资产频现 自年初以来,以深圳为首的珠三角地区出现的房主要求差价补偿、退房的风波就不断出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现在,“负资产”与“还贷压力”又成了深圳一些社区论坛里讨论的热点。一些拥有多套房产的业主声称,由于在去年高位时买入,一些房产现在的市场价还不及银行的按揭,而且一时难以找到买家,还贷面临很大压力。 这些言辞最为激烈的“负翁”投资客,正是去年深圳楼市最活跃的一群人,手上大多有多套房产,有的甚至有二十几套,由于出手不及时而被深套,目前每月负担着数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月供。 楼市调整半年左右,“负资产”开始频频出现。自去年10月份深圳新房价格攀至17 350元/平方米的峰顶之后,就开始了节节下跌。 按照七成房贷的标准判断,只要房价回落30%,即12 145元/平方米,“资不抵债”情形便会出现。而根据深圳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深圳市3月份的住宅均价为 13 618.42元/平方米,4月份的住宅均价为11 962元/平方米,5月份的住宅均价已经跌至了11 014.14元/平方米,降幅大于30%的临界点。 6月21日,位于深圳市龙岗中心城附近的中海康城国际宣称以4988元的起价开盘,刷新了今年以来深圳新房入市的最低价,业内人士分析,深圳房价有可能还会进一步下跌。

降幅大于临界点 虽然整体房价刚刚超过30%的临界点,但事实上深圳很多业主早已是负资产了,尤其在南山区、宝安区和龙岗区,负资产现象相当普遍。在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市场调整中,这三个区部分楼盘的跌幅甚至在40%以上。 去年6月份深圳市宝安区一手楼价达到最高峰,成交均价15 185元/平方米;二手楼最高峰在9月,成交均价16 170元/平方米。随后,房价掉头向下,至今年4月,宝安区一手楼成交均价11 238元/平方米,较高峰时下跌了26%;二手楼成交均价9337元/平方米,较最高峰下跌了42%。 宝安中心区的幸福海岸二期去年5月以1.6万元/平方米开盘,现在二手房成交价在1.1万元/平方米左右,附近的深业新岸线三期新楼均价才1.2万元/平方米;去年7月金地梅陇镇二期开盘价高达1.6万元/平方米,到今年2月底开售的三期带精装修则为1.2万元/平方米左右。 今年4月,龙岗区一手楼价下跌至9072元/平方米,二手楼价下跌至7179元/平方米。而去年4月至12月的9个月中,龙岗区有8个月成交均价在1.1万元/平方米以上,最高峰8月份成交均价为16 391元/平方米,即使以1.1万元/平方米计算,相对于目前的二手房价,下跌幅度也达到34.7%,超过了负资产临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