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的某个星期一,正午时分,阳光灿烂。一辆银灰色的奔驰S350缓缓在西藏路、凤阳路路口的思源商厦前停下。车子上下来一位50多岁的男子,个头不高,穿一件普通夹克,手中拿着一个文件袋,不疾不徐地走着。 很少有人知道,这就是大厦的主人,美国泛太平洋集团董事长潘思源。
更少人知道,这位不露踪迹的富豪,十多年间,几乎单枪匹马,通过在美国旧金山、中国台北、香港、上海、西安等城市投资商业房地产、酒店、文物、钢铁、平面媒体等,个人积累净资产100多亿元。
这天中午,潘思源赴约和记者在商厦附近的一家小餐厅吃中饭,顺便扯扯近况。
就在那个周末,潘思源将陪同连战夫妇赴杭州玛瑙寺。这是杭州西湖边上一座古寺,“文革”期间遭破坏,当地政府已决定将其翻修成连横(连战祖父)纪念馆。连战夫妇则邀请好友、佛教徒潘思源帮着拾掇。
多年以前,潘思源曾任美国加州代理州务卿。此后,潘思源一直游走于庙堂和江湖之间。他的朋友,有官员、记者、商人、农民、气功大师,也有大学教授、文物馆馆长和一些偶尔遇到的打工仔。
由于早年从事新闻职业和40岁以后学佛的经历,这位出身富贵的商人却对芸芸众生充满了善意的好奇。
“上海滩最大的个体户”
台湾拆船大王潘孝锐的长子、全球第一的古籍善本收藏家、上海近现代史专家、台湾杂志大王……这些关键词集中于一人,足以说明潘思源的传奇色彩。不过,潘思源表示,既是接受财经类报纸的采访,理应只谈商业。
潘思源的商业运作方式,则几乎完全是对现代企业和现代商业理论的颠覆:投资数十亿元,打造位于上海市中心黄金地段的思源商厦、泛太平洋大厦和泛太平洋酒店,坚持不用一分贷款。数年来,他在上海的公司,包括司机在内,只有15个人。
他曾自豪地告诉记者:“我可能是上海滩最大的个体户。”联系他的商业模式,此言并非“吹嘘”。纵观大陆总资产数百亿元的企业为数不少,可以将净资产做到100多亿元的,在胡润2006年百富榜上也不过10人。
但是潘思源没有透露具体财富数额。“人怕出名,树大招风”,他说,我这半百老人家只想过得安稳点。
至于潘思源的15人公司,更像一个战斗别动队而不是现代企业组织。要换了一家国有企业,同样的业务,至少需要150人。”潘思源强调自己的带兵方式是“精兵主义”。甚至连跟随他多年的司机,现在也会在他买古董的时候帮着砍价。
另外,他将工程、设计、监理、装潢、招商这些主要的业务都分包给最好的专业公司。“开发商赚增值,让专业的公司赚专业的钱。”潘思源说自己主要抓一项:现金采购。甚至连20万元的报纸广告,他都要亲会业务员。
但据记者观察,潘思源像个雕塑家一样雕刻着自己的这三大商厦。这位当年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学士毕业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硕士毕业生,旧金山大学MBA毕业生,通过自学精通建筑原理、设计和税法,业余又是大陆数所大学历史学院的近现代史兼职教授,刚好应了中国能者多劳这句古话,把自己和为他干活的公司都折腾得够呛。
即将开建的泛太平洋酒店高达11米巴洛克风格的大堂,上海滩乃至全中国最深的25.2米的6层地下室,都由他亲自设计。思源商厦的所有电梯位置,也是他在原来设计图纸上修改、再修改后确定。思源商厦的立体停车塔是他借鉴了美国的经验首次在国内采用。潘思源向记者炫耀了他的设计图纸和效果图说:“如果汽车通过上下通道通向地下室,意味着地下商场的空间就去掉了一半。”
虽然为几座商厦忙得不亦乐乎,他也偶尔感叹:“现在天天在这里搞水泥、电梯,真是学文史人的悲哀呀!”
潘式投资理论
日前,台湾地区《工商时报》在这位神秘富豪买下美国繁体版《国家地理》杂志代理权时对其作了整版报道,为此采访了潘思源的弟弟潘思亮、台湾丽晶酒店董事长,姐夫李孔文、大田精密董事长,还有父亲潘孝锐。不过父亲似乎对其热衷投资媒体颇不以为然,并不客气地指出他的事业格局愈做愈小。
“他们采访到了每一个人,但就是找不到我。”潘思源说这话的时候,神情像个捉迷藏得胜的顽童。
然后,不等记者提问,当过记者的潘思源非常敏捷地回应说:“每个人做事,都有不同的方式。我做事的FOCUS(聚焦点)确实与人不同。”他为记者算了笔账:采用银行贷款,确能加速资金滚动,但是,如果以月息6.5%。计算,贷款1亿元,如果年获利是10%,则意味着70%以上的利润要给银行,此外还要交税,而贷款人承担的则是100%的风险。
“我每天在这里披星戴月的,凭什么给银行打工?”他又说,毕业30年间,经历过金融危机,看见过世界性经济起伏,“亲眼看到首富此起彼落,看人起高楼,看人楼塌了,目不暇接”。因此,采取了现在这种旁人看来很“保守”的方式——不贷款且只搞独资。
“我是做事业,不是做生意。”他补充道,“很多所谓的总资产数百亿,可能是股市里的市值、可能包括大笔的银行贷款,我相信的是净资产及稳定的现金收入。”
当然,潘思源也总结自己的经验:投资的眼光非常重要,而且“该出手就出手”。另外,他坚持只做商业地产且只租不售。
潘思源当年在西藏路、凤阳路路口买的地块,现在增值惊人。虽然他没有透露数年来此处地价的增值数额,但是附近金昌大厦最近的买卖可以窥豹一斑:
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份,与思源商厦仅一街之隔的金昌大厦被雅居乐地产(3383.HK)以17.5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入囊中。而2002年开发商金昌房地产集团仅以总地价3.5亿元拿下该地块。转手前金昌大厦刚刚出正负零线,扣除土建成本1亿元,地价实际上涨了3.7倍多。
思源商厦毗邻南京东路第一店第一百货新购物中心,斜对着新世界购物中心。潘思源透露,由于地处黄金地段,最近商谈入驻的商户“多如过江之鲫”,包括数家上市公司,他说现在的心情好像家有好女只需坐着挑女婿。
位于北京西路、西康路口的泛太平洋大厦其实2003年就已经完工。当时亚洲经济刚刚从金融风暴中复苏,潘思源判断上海租金依然处于上升阶段,就砸下2000多万元对整个商厦进行重整、装修。如今大厦使用面积变大,租金也上升了近一倍。
不过,思源大厦商户入驻以后,潘思源说他要贷款了。“知道为什么吗?”这位“精打细算”的富豪眨眨眼笑着说要考考记者的财务知识,然后又解释:这是因为有了租赁收入以后,每年都要交税,而银行贷款利息可以抵扣税金,有效月利率就变成6.5%。1520;.67%(以企业所得税为33%计),只有4.36%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