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准备与陷落(6)



系列专题:《华人世界的创业书:自慢Ⅱ之以身相殉》

  (创业陷阱:创业初期,一定找不到好手,所以自己训练人是创业者必学的工作。创业者要先把所有工作摸索一遍,然后自己找出最佳的工作方法,然后再经过训练,把这些方法传授给工作者。)

  由于营运一直没有具体的改善,我开始不务正业。我认为《商业周刊》需要长期抗战,而每个月平均都得赔100万元新台币左右,这个亏损数字也无法降低,因此我们要开拓其他业务,赚钱以弥补《商业周刊》的亏损。

  我们做了许多事,代有钱的单位编辑刊物;帮有钱的广告客户代办公关活动,而这些事当然会用到《商业周刊》的品牌,我们毕竟是一份周刊,更是当时台湾唯一的一份商业性的周刊,用媒体的影响力,去发点“横财”,所谓横财,指的是非杂志正常收入,其实也是蝇头小利的辛苦钱。

  我还有另一种假设:因为《商业周刊》知名度不足,卖不好,所以广告收入少,如果能增加知名度,那《商业周刊》才有机会逆转。

  于是我也去额外做了一些事,例如:替广播电台代工,制作公营电台的节目,一方面收代工费,一方面增加收入。现在《商业周刊》最杰出的总编辑王文静,就是当时应征进来做广播节目而留下来的人。

  我们也替电视台做节目:台湾电视公司因为要开设晨间时段的节目,每天有15分钟的财经时段,他们对财经新闻不熟,我们就把这15分钟的节目承包下来。而为了省钱,有一段时间,我还自己粉墨登场,做起主持人,主持其中5分钟的每日股市讲评。

  所幸这些非本业的节目,不只增加《商业周刊》的知名度,也都有钱可赚,对财务捉襟见肘的我们,有正面的帮助。不过这种好事,通常做不过3年,就会被其他单位因眼红而抢去。

  (创业陷阱:在创业过程中,难免会面临各种不同的诱惑,有时是“横财”,有时是不直接相关的生意,看起来都很有意思,这时绝对不可被勾引,创业过程务本第一,当时我去做广播和电视,虽有些钱赚,但事后回想,还是不应分心。)

  用同样的方法,却期待不同的结果

  虽然我仍然努力,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但是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没变,最原始的经营策略没变,或者应该这样说,我自己对经营事业的逻辑没变,如果我有错,我并没有针对错误修正。我并非执迷不悟,而是觉得一本刊物的创办,确实需要很长的培育期,要经过时间的洗练,才能被大众接受。

  这个观念或许没错,但我们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所以一直在与资金奋斗,一直在跑“三点半”跑“三点半”:台湾的银行是下午三点半打烊,跑“三点半”就是四处周转借钱,再到银行结算,拆东墙补西墙,每天在银行关门之前把借来的钱打进去。——编者注。

 第15节:准备与陷落(6)
  在第三年底,第二次增资的2400万元新台币又用罄,这是《商业周刊》最悲惨的日子。再增资自是必然,只是所有的股东几乎都认为我们是骗子(除了少数我十分感激的一两位),我们要再增资的2400万元新台币(总股本变成7200万元新台币)分成好几次完成,且所有的新股东进来,在我内心都觉得是骗别人上当,因为连我自己也没把握我们能成功。

  不过从最后的增资无望之后,我自己的悔悟、顿悟也完成了。过去我们遇到困难,我觉得用增资换取时间,以改变营运结果,而现在增资无门,我们一定要有别的方法才能自救,改变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这时候,我遇到石滋宜博士(前台湾“中国生产力中心”负责人),在聊天时他说:“什么是笨?就是老是用同样的方法做事,却期待会有不同的结果。”

  一语惊醒梦中人,过去4年来,我一直用同样的方法经营《商业周刊》,却每年期待会有不同的结果,我何其笨啊!

  我开始闭门思过,决心自我改变,决定不能再期待增资,要立即从内部改善找到答案。

  彻底瘦身,彻底检视所有成果,要把开支降到可能的最低,最好是能立即损益两平,不能的话也要让亏损降低,这是勒紧裤带存活法,任何能降低支出的方法,都要立即实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56165.html

更多阅读

第15节:老实人没远见(6)

系列专题:《做最好的自己:做人不要太老实》  韩信年少时曾受过胯下之辱,但他并不是懦夫。他之所以忍受这样大的屈辱,是因为他的人生抱负太大了,小不忍则乱大谋。后来他跟随刘邦逐鹿中原,风云际会,先后作过齐王和楚王。在他与部下谈起这

第16节:准备与陷落(7)

系列专题:《华人世界的创业书:自慢Ⅱ之以身相殉》  创业的生死关头,不谈合理只谈存亡  至于我自己,检讨的事就更多了:我的管理能力、领导能力、做媒体的专业能力、对外提升业务的能力,我发觉我没有一项足够,每一项我都需要重新学习。

第14节:准备与陷落(5)

系列专题:《华人世界的创业书:自慢Ⅱ之以身相殉》  (创业陷阱:创业初期非常辛苦是很正常的,这是创业过程中必经的考验,这时候的紊乱也是必然的,好的创业者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混乱稳定下来,找到明确的工作规则,如果超过3个月还继续混乱,你的

第13节:准备与陷落(4)

系列专题:《华人世界的创业书:自慢Ⅱ之以身相殉》  这真是消磨志气的舒服日子,所幸在34岁时我做了明智的抉择,离开舒适圈,走向创业之路。  我没有一离开报社就创业,我选择一本财经杂志担任总编辑,但很快迎来了媒体开放的大时代,我也投

第12节:准备与陷落(3)

系列专题:《华人世界的创业书:自慢Ⅱ之以身相殉》  而每一个人的个性都不同,这让我体会到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成功,只要你努力。  从世界潮流中,学会经营之道  近身观察是最佳的学习方式,尤其当我又是有心探索时,我看尽了每一个大老板

声明:《第15节:准备与陷落(6)》为网友沒讓我失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