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三高时代”的生存秘籍:奔奔族理财》
理财观念误区一:我没财可理 许多朋友在谈到理财问题的时候,经常会说一句:“我没有钱可以理。”这句话的“出镜率”甚高。我遇到的80%以上的年轻朋友都会这么说,尤其刚毕业工作不久的年轻朋友更是如此。你真的无财可理吗?让我们看看下面的例子,也许你会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小王,22岁,本科毕业,工作刚半年,未婚,月收入2 600元左右;小刘,25岁,专科毕业,工作3年,未婚,月收入1 500左右。按常理说,小王每月收入2 600元,比小刘多1 100元,他应该比小刘“更具备理财的条件”,事实真是这样么?他们两人均是每月月初单位开支,同样是半年,半年后,小刘存下了3 300元,小王只存下了不到600元。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看看两人的收支情况吧。如下表所示,小王在衣食住行上的开销都要高出小刘,除去这些基本消费,在旅行、健身、购置自己喜爱的电子产品方面还有一大笔支出,粗略算下来,基本消费加上娱乐消费,小王2 600元的月收入所剩无几。而小刘虽月收入不高,但一切从简,基本消费只有800元,又没有抽烟喝酒等其他嗜好,喜欢看书,每月花费100元左右买书。这样算下来,小刘每月的开销大概在900元,半年能节余3 600元,除去一些别的开销,小刘半年下来存了3 300元,之后他又把其中的3 000元转成了一年期定期存款,每年到期不取,自动续存。从上面的对比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声称自己没有钱理财的小王,真的没有钱可以理财吗?那为什么收入比他少的小刘却有积蓄。大家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小王并不是没有钱可以理,而是根本没有理财的意识。其实比小王收入低得多的大有人在,可是一样能理财。我们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一族,部分人收入比小王要高,可理财能力不一定比他强,经常不到月底就没钱了,甚至还要借钱过日子。看到这里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吧?所以千万不要告诉自己“我没财可理”,要告诉自己“我要从现在开始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