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理财观念误区(1)

 第2节:理财观念误区(1)


系列专题:《“三高时代”的生存秘籍:奔奔族理财》

  理财观念误区一:我没财可理

  许多朋友在谈到理财问题的时候,经常会说一句:“我没有钱可以理。”这句话的“出镜率”甚高。我遇到的80%以上的年轻朋友都会这么说,尤其刚毕业工作不久的年轻朋友更是如此。你真的无财可理吗?让我们看看下面的例子,也许你会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小王,22岁,本科毕业,工作刚半年,未婚,月收入2 600元左右;小刘,25岁,专科毕业,工作3年,未婚,月收入1 500左右。按常理说,小王每月收入2 600元,比小刘多1 100元,他应该比小刘“更具备理财的条件”,事实真是这样么?他们两人均是每月月初单位开支,同样是半年,半年后,小刘存下了3 300元,小王只存下了不到600元。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看看两人的收支情况吧。如下表所示,小王在衣食住行上的开销都要高出小刘,除去这些基本消费,在旅行、健身、购置自己喜爱的电子产品方面还有一大笔支出,粗略算下来,基本消费加上娱乐消费,小王2 600元的月收入所剩无几。而小刘虽月收入不高,但一切从简,基本消费只有800元,又没有抽烟喝酒等其他嗜好,喜欢看书,每月花费100元左右买书。这样算下来,小刘每月的开销大概在900元,半年能节余3 600元,除去一些别的开销,小刘半年下来存了3 300元,之后他又把其中的3 000元转成了一年期定期存款,每年到期不取,自动续存。从上面的对比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声称自己没有钱理财的小王,真的没有钱可以理财吗?那为什么收入比他少的小刘却有积蓄。大家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小王并不是没有钱可以理,而是根本没有理财的意识。其实比小王收入低得多的大有人在,可是一样能理财。我们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一族,部分人收入比小王要高,可理财能力不一定比他强,经常不到月底就没钱了,甚至还要借钱过日子。看到这里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吧?所以千万不要告诉自己“我没财可理”,要告诉自己“我要从现在开始理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56761.html

更多阅读

第2节:写在前面(1)

系列专题:《成功的秘密:墨菲心想事成法则》  写在前面  决定你命运的绝不是才能,更不是环境和外在条件,而是你的思考方式,即你的想法。  愿望达成的关键——“墨菲心想事成法则”  “希望自己将来能像松下幸之助一样成为一个获

曹刿论战 第2节: 论战 序二(1)

系列专题:《论战:曹仁超创富战国策》  序二  久闻香港《信报》财经专栏作者老曹之名,但未谋其面。今应邀为曹先生大作《论战》作序,不敢怠慢,详细反复阅读体会曹先生40余年的投资心得与总结。一路读来,印证自己18年来的投资心得,尤其

第4节:理财观念误区(3)

系列专题:《“三高时代”的生存秘籍:奔奔族理财》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老家突然来了电话,说他母亲得肺癌,要做手术,手术费一下子就要十几万。家里认为小李的收入这么高,应该能承担这笔费用。这下小李傻眼了,平常花钱如流水,真到急用的时候,

第3节:理财观念误区(2)

系列专题:《“三高时代”的生存秘籍:奔奔族理财》  表1-1 小王、小李每月的消费构成 单位:元   衣 食 住 行 通 讯 其 他 月收入 每月剩余  小王 400;商场购置 500;  食堂+  饭馆 700;单位附

第2节:无处不在的抱怨(1)

系列专题:《职场成功第一法则:做不抱怨的员工》  无处不在的抱怨  在职场中,有很多人虽然才华横溢,但在公司里长期得不到提升,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总是抱怨不休。他们动辄抱怨被老板盘剥,是别人的赚钱工具;或者感叹自己才高八斗,却总得不

声明:《第2节:理财观念误区(1)》为网友古木九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