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组织生存力(2)



系列专题:《打造卓越组织的5大力量:组织生存力》

 第2节:组织生存力(2)
  2008 年5 月四川汶川大地震后,许多非营利组织第一时间投入救灾工作,把大量物资源源不断运到灾区,并且让他们的项目官员改变原有工作计划,派驻灾区进行救伤扶危,派发物资,灾后重建,提供临时教育、孤儿关爱、心理辅导等一系列社会服务,这些都是当时灾区最需要的。我负责的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因当时在四川都江堰某女子监狱对干警举办专为犯人设计的创业培训课程的师资培训,我们三位项目官员都“难逃一震”,他们与干警及犯人们在露天操场上经历着数百次余震,度过了漫长的一夜。次日,我们及时取消课程,改成紧急救灾行动。由于我们的人员已身在灾区,非常清楚当地的情况和需要,因此透过基金会北京总部、四川政府部门及民间组织的协助,第二天数辆大货车满载光华救援物资,如饮用水、米、面等,运抵灾区向受灾民众发放。此外,我们联系的大型帐篷制造商也在加紧赶制帐篷,为灾民提供临时安身之所。在北京,我们安排专家为准备去灾区的志愿者提供心理辅导和医护常识训练。数周后,随着灾情得到有效控制,国内、国际救援物资大量运抵四川,专业救援队伍和灾后重建组织陆续进驻,光华便有序退出,全体同事又专注于原先的工作,即“帮助人在尊严中发展,激发人在发展中奉献”,继续做“授人以渔”的创业教育和非营利组织能力建设工作。但我也看到有些非救灾专业的组织仍不断投入资源,把一些未受过救援或医护训练的员工留守在余震不断的危险地区,不但有人身安全问题,也让其家人担惊受怕,而且捐赠的物资未能有效分配,捐建的学校缺乏专业工程质量监管,学校后续管理难以到位,与捐赠人的期望产生距离。更令人担心的是,这些组织无论原先成立的目的和使命是助学的、扶贫的、环保的、还是慈善的、教育的,都因一次突发的天灾而改变了原先的计划,愈走愈远而没觉察,理事会也因缺乏经验而未能有效提醒或改正,以致部分有特定抱负的员工转投别的组织,这都是因为领导者不能坚守使命、认定目标、失去方向所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57067.html

更多阅读

第19节:组织生存力(19)

系列专题:《打造卓越组织的5大力量:组织生存力》  企管大师  吉姆?柯林斯  我们的使命是什么?  我们的使命是什么?这个问题听起来似乎非常简单,但它是任何一家伟大的机构都无法回避的,当组织在思考“延续还是改变某个决策”这一

第18节:组织生存力(18)

系列专题:《打造卓越组织的5大力量:组织生存力》  一个重要提示:永远不要为了金钱而放弃自己的使命。如果你眼前突然冒出了一些可能会与组织使命相悖的机遇,记住一定要学会放弃,否则你就会出卖自己的灵魂。  我曾经跟一家博物馆的管

第17节:组织生存力(17)

系列专题:《打造卓越组织的5大力量:组织生存力》  要想制定出一份有效的使命,你必须学会让机遇、能力和目标三者之间形成完美的匹配。每一个出色的使命都必须同时契合这三个要素。你首先要了解外部环境。那些只考虑自身情况,只懂得由

第16节:组织生存力(16)

系列专题:《打造卓越组织的5大力量:组织生存力》  很多年前,我曾经给一家大医院的管理者做过咨询,我们一起讨论了急诊室的意义。跟大多数医院的管理者一样,他们一开始也告诉我:“我们的使命是提供保健服务。”这是个完全错误的定义。医

第15节:组织生存力(15)

系列专题:《打造卓越组织的5大力量:组织生存力》  创建明天的公民社会  自我评估实际上就是一个确立计划并帮助自己的组织成长为“业界领头羊”的过程。通过倾听顾客反馈,鼓励下属发表建设性意见,观察最新的社会潮流等方式,你就会不

声明:《第2节:组织生存力(2)》为网友从未被记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