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拯救你心灵的方舟地图:2012心灵重生》
杨玉欣19岁的时候,姐姐和弟弟也在同一个时间发病,医生说得了这种病,肌肉会愈来愈无力,而且无药可医。医生对三姐弟说:“你们要赶快去做你们想做的事。”杨玉欣问医生以后会怎样,医生说:“会瘫痪。”对19岁的少女来说,这答案真的很震撼!杨玉欣的姐姐在还没走出诊疗室之前就号啕大哭。杨玉欣曾在一场演讲里分享:“我比较理性一点,我知道我的人生道路从此不一样了,以前我计划想做的事,现在都不能做了,例如弹钢琴。得这种病表示我的寿命会比一般人短,但也不会很快死掉,表示我必须痛苦地活很久,所以当时我一直在想,要怎么样才能有尊严地活下来。 “我从来没有想过去死,可是我姐姐有。有一次她打电话给我,说她想去死,其实我很能了解她的感受,因为我们长时间都要依赖别人才能生活,连最简单的行住坐卧都没办法自己完成,长时间依赖别人的情况下,我们很难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死对我们来说只是短痛,活着是长痛。后来我问我姐姐,有没有想过各种死法?她说有,跳楼、上吊、投海、割腕、撞车她都想过,而且她都不怕。我一下子也不知道怎么接话,忽然我灵光一闪,跟她说:‘姐姐,既然你这么勇敢,连死都不怕了,为什么会害怕活着?’她沉默了五秒钟,说:‘对耶,我连死都不怕了,干吗害怕活着。’所以我们达成一个共识,再活五年看看,如果五年后还是觉得死比较好,到时候再去死吧。 “在刚发病的前几年,妈妈一直带我们四处去看医生。虽然西医的医生已经宣判无救了,可是任何一个妈妈都不会放弃让孩子活下去的机会,所以她会去试别人告诉她的偏方、特效药之类的。那时候我就在想,这样的生活我还要过多久?后来我打电话跟妈妈说,我觉得人生应该有比看医生更重要的事情。我妈妈竟然也认同,就没有再要我们去看医生了。” 于是杨玉欣开始鼓起勇气,像一般人一样接受社会考验,在这一路上,她感受到不幸的人其实很多,而看起来不幸的人,有时却反而能够进入生命最深刻的交流。 “因为我行动不便,所以常常坐出租车。有一天我招到一辆车,和往常一样,我必须屁股先坐到椅子上,再用手把脚一只一只地搬进车里。司机先生看见我这样,问我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我一听到他这样问,就知道他是内行的,因为通常一般人会问:‘小姐,你怎么了?’我回答我是先天的。沉默了一段时间后,他说:‘那你比我太太好多了,我太太是肾脏萎缩,住院很久,最近恐怕快不行了。’我不晓得该怎么安慰他,车子里又安静了几分钟,他才开口:‘我等一下要去看我太太,带她出去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