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拯救你心灵的方舟地图:2012心灵重生》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长江中下游等地区的暴雨明显增加,在北方省份,旱灾发生的范围也不断扩大。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发生的重大气象灾害,比50年代多5倍。防汛总部2009年8月的汛情通报显示,2009年入汛以来,我国洪涝灾害较以往严重,截至8月24日,共有29个省份发生不同程度洪涝灾害,400多人遇难,经济损失超过700亿元。可见气候极端化造成的灾害,已威胁到了许多人的生存与生计。 (2) 气候极端化是不可逃避的事实,接下来我们在实务面上该怎么做?
![第29节:如何积极应对变动的地球课题(5)](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5010445811127.jpeg)
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于2009年8月31日,在日内瓦召开了第三届世界气候大会(WCC-3),上一次开大会已是19年前!这个意思是说,最近到了非开会不可的状况了,究竟是为什么呢?原来各国都发现气象预报愈来愈不准确了,再不团结起来想办法,就更难事先做好减灾的工作,所以“减灾与应变”是这一次会议的主轴。150多国政府的代表包括多位国家元首,于2009年9月3日决定建立一套“全球气候服务框架”,通过跨国合作,投入科学研究,分享观测数据,目标是建立“分辨率在1千米”的气象观测及预测精度,来协助各国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加强气候信息、预测和服务的提供与应用,并帮助不发达国家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减少在灾害中造成的损失,以期建立一个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性大型气候信息预报平台。 2009年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迁高峰会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中提出中国的新节能减碳计划,表明将加强节能,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森林面积,使用对气候友善的科技,并在2020年之前达到能源15%来自再生能源的目标,发展绿色经济,并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联合国官员盛赞我国提出大胆的自愿减碳计划,设立碳交易标准,使中国一举成为对抗全球变暖的先锋。(新浪全球新闻 此外,在上海世博会倒计时200天之际,一项名为“穿越长三角——绿色出行看世博环保行动”正式启动——可见气候极端现象,环保观念推行与积极行动,已经是我国与世界各国必须立即共同合作、携手面对的迫切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