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国经济的复苏与崛起:金融突围》
资产负债表的恶化意味着银行信贷对你关上了大门,如果你技术性破产,所有的债务人还会追着你还债,进一步加速你的死亡。所以在资产负债表危机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自然会将企业目标从"利润最大化"转为"负债最小化",在停止借贷的同时,将企业能够利用的所有现金流都投入到债务偿还上,不遗余力地修复受损的资产负债表,希望早日走出技术性破产的泥沼。 故此,资产谁先脱手,谁先解脱,谁就获得再生。现在不是利润少百分之几十的问题了,而是怎样以尽可能小的代价脱离苦海。只要有开发商率先降价套现,就有能力拿到未来大幅贬值的土地,率先改善它的资产负债表,并获得再融资的机会和发展的一线生机。 期待地产商都挺着的结果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在经济学中均衡的结果往往是冰冷和严酷的,如"囚徒困境",如"智猪博弈"。你永远不要冀望别人会与你一起挺着,共渡难关。 当然企业这种"负债最小化"模式的大规模转变最终将造成合成谬误,会进一步加剧房价的下滑乃至经济的衰退,但是这也没有办法,泡沫破灭后,资产负债表衰退后果就是这样可怕。 资产负债表衰退在世界历史上出现过两次,分别是美国1929年大萧条和日本20世纪末大衰退。1990年地产和股票价格的下跌给日本带来的财富损失,就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1500万亿日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日本全部个人金融资产的总和,还相当于日本三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同样,1929年之后的四年中,美国大萧条中损失的国民财富总金额相当于1929年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很明显,美国2007年开始的衰退也是一次资产负债表衰退。美国高达350%的整个国家负债率(负债/GDP)很可能要回归到十年前的250%甚至更低的水平,这意味着美国政府、企业、居民和金融部门至少要减掉6万亿美元以上的"赘肉"。 中国的房地产部门会出现资产负债表衰退吗?见仁见智吧。但是我想,中国高企的房价总该有个"挖坑"以后再修复的过程,"不大跌"的结论未必可信。

2008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