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的复苏与崛起:金融突围》
既然储备是结构失衡的副产品,经济平衡当然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增加进口只是一次性的投入,中国实现平衡的关键还是要扩大国内需求。这是一个刮骨疗毒的分配体制问题,要有这个决心。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对存量美元储备最大的保护 对于存量的保值增值,尽管腾挪的空间不大,但也不是消极悲观任其自生自灭,其实超越储备使用途径本身是完全可以积极作为的。出路在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格局的形成。 最近十年,事实上在东亚形成了所谓以中国为中心的贸易流,泛亚洲(不包括日本)国家的出口与中国的进口具有极高的同步相关性,中国从这些国家进口大量的原料和半成品,利用国内充足廉价劳动力以及基础设施降低贸易成本的优势,形成最终产品出口,跨国公司最近一些年基本按照这个流程来组织全球的生产和销售。故此,在中国的贸易结构中,对泛亚洲国家形成了庞大的逆差,这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最基础性的条件。 一国货币若要成为世界货币,必须首先成为本区域的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并在经济实力强大的基础上,最后成为全球的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至少在泛亚洲,中国正逐步取代美国,成为这个地区出口市场的最主要提供者,这也为人民币在区域内大力推进货币互换、贸易计价结算,以及人民币金融服务功能的拓展奠定了基础。 反过来讲,区域货币力量的形成并逐步加强,成为未来改革当下美元霸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前提,至少会对美元滥发形成有效制约,改变现有"无政府规制的高度垄断性市场",从而有可能形成"国际本位货币竞争市场"的新格局,这实际上就是对中国庞大的美元存量资产最好的保值增值。 2009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