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拯救人类的哲学(31)

 第31节:拯救人类的哲学(31)


系列专题:《经营与哲学的智慧碰撞:拯救人类的哲学》

  然而,当自然主义文学兴起的时候,利欲熏心的主人翁一个个登场了,善的价值完全不提了。连漱石自己也渐渐受了自然主义文学的影响,在后期的作品《道草》、《明暗》中,也不强调善的价值了。这样的作品被称为纯文学,得到了读者的高度评价。

  但是,纯文学在一般民众中并没有广泛渗透。大多数日本人喜欢读的、流传较广的是山本周五郎(1903—1967) 和藤泽周平(1927—1997) 的作品,是所谓大众文学。这些作品不遵从立身出世、赚钱发财的价值观,而是描写市井中专注于一艺、一技、一道的人物。原本纯文学就应该描写这样的人物,但纯文学却只描写所谓的“真”。

  纯文学的大作家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道德高尚的人,谷崎润一郎(1886—1965) 年过七十还偷窥儿媳的裸身(《疯癫老人日记》) ;川端康成(1899—1972) 的小说中,也有描绘老人贪婪地抚摸熟睡美女胴体的情节(《熟睡的美女》)。可以说这是优秀的小说,但川端如果没有实际体验肯定写不出那样的细节,这类小说在“美”这一点上也许是高水平的,但有无道德价值则成了疑问。

  评论家为何推崇丑恶的作品?

  稻盛

  确实,江户时代的文学和戏剧作品都是劝善惩恶,一开始就晓得“善和恶斗,善得胜”。这样的故事自古以来层出不穷,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恶”总是横行,而“善”相对较弱,为了让民众理解“善”的重要性,文学和戏剧要反复描写和上演劝善惩恶的故事。

  但尽是这些单调的作品就缺乏兴味,于是就出现了纯文学,能够描写出人的丑恶面的作品被知识界评价为好作品,而写出这种作品的作家被吹捧为大作家。

  在稻盛财团设立的“京都奖”的奖励对象中,除“尖端技术部门”、“基础科学部门”外,还加上第三领域“思想艺术部门”,其中艺术包括了电影、戏剧、音乐等等方面。在艺术领域里,尽情描绘人的丑恶的部分作品和作家,有的也受到了评委的好评。

  我在“京都奖”中设置了“思想艺术部门”,我认为要让人们获得幸福,光有尖端技术和基础科学还不够,还需要对陶冶人的精神有益的东西,并按照这个宗旨来表彰艺术家。但是在评委先生们高度评价的作品中,有一些在我看来,尽是不堪入目的丑陋的东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58130.html

更多阅读

第33节:拯救人类的哲学(33)

系列专题:《经营与哲学的智慧碰撞:拯救人类的哲学》  抑制浮躁、陶冶  精神的古典音乐  稻盛  我和妻子曾一起观看了《日本武尊》,确实很受感动。正如先生所言,这种宣扬“善”的节目,不仅让人们获得艺术的享受,而且作品的核心是

第32节:拯救人类的哲学(32)

系列专题:《经营与哲学的智慧碰撞:拯救人类的哲学》  还有,近来的电视连续剧,表演憎恨、妒忌等丑恶感情的东西很多,看了心里就很不舒服。现在只好通过有线电视,看一些我喜爱的历史剧。因为坏人受到惩罚,看了心情就舒畅。历史剧之外的庸

第30节:拯救人类的哲学(30)

系列专题:《经营与哲学的智慧碰撞:拯救人类的哲学》  动物在吃饱以后就不再涉猎,但是人类在懂得储藏的办法以后,即使东西吃不完,也想要的越多越好。这种欲望的膨胀,让象征母爱的“利他之心”变得淡薄。用教育的方法将“利他之心”呼唤

第29节:拯救人类的哲学(29)

系列专题:《经营与哲学的智慧碰撞:拯救人类的哲学》  “利他之心”是生物的本能   梅原  道德心的源泉,按照孟子的说法,在于“恻隐之情”。看到小孩快要落井,人出于同情,很自然地伸手救助,这就是所谓“恻隐之情”,是道德心的根源。 

幸运28ld28 第28节:拯救人类的哲学(28)

系列专题:《经营与哲学的智慧碰撞:拯救人类的哲学》  这就是说,石田梅岩在江户时代的经济社会中,树立起了一种指导思想,他阐述的是人的“心的应有之状态”。这个“心的应有之状态”让我最近思考了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对“心”下定义

声明:《第31节:拯救人类的哲学(31)》为网友刈劲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