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教你识破职场沟通陷阱:职场秘密语言》
你能接受这样的献词吗 在美国企业界没人愿接受这样的献词,但这种趋势正在形成。商界的人尽讲废话有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丢掉了自己的声音。我们放任自己的个性被有组织地阉割,直至被完全遗忘。

商学院产出的都是千篇一律的人;“政治正确性”的要求四处蔓延,要求每回打喷嚏都得由12人委员会批准;哪家公司即使有一丁点“风险偏好”也都被企业丑闻给彻底打消了;公司为每件事都设定了标准,从发言形式到电邮签名到着装规范到绩效考评,样样都有。 难怪我们大多数人都觉得工作场合不应该有个人风格。但抹杀了个性就削弱了同听众的沟通能力。一旦你压抑了自己的个人风格,那别人有什么理由要记住你或是要听你讲话呢。以后给你的献词就会和本章开头那个可怜虫一样了。 这就是隐形人陷阱。表面看来,每家公司都想借助广告宣传和市场营销来实现自身“差异化”,但在公司内部,却要求大家一模一样。商界喜欢千人一面的“克隆人”,因为都能用同样的方法培训,同样的方法付薪,最终行为方式也都一样。一个“克隆人”走了,公司总能以同样薪水再雇到一个。经理们喜欢“克隆人”,因为他们都按经理的意愿做事,管理他们能达到一种规模经济效果。产出标准化的产品对生产系统来说轻松许多,同样的道理,产出标准化的人对管理层系统也轻松多了。我们一旦踏入职场,压力就摆到面前:这就是规定,现在,按规矩来。 然后我们就习惯了这样的规矩。听过自己打商务电话时的声音吗?注意到跟平时打电话多不一样吗?我们一进公司就摆出那种很特别的腔调,听起来很老练的样子,因为大家都这样做。潜意识中,我们也怕不这么说话,人们就可能不拿我们当回事。 幸运的是,循规蹈矩的大浪不仅催生了克隆人——也给你带来一个展示个人风格的机会。如果谁有办法能在千人一面中脱颖而出,会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你要做的只是把职业环境包裹下人性化的一面展示出来。 打赢反隐形之战 如果你想赢得这场反隐形的较量, 有四个方法可用, 成败都系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