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沟通技巧实用宝典:实用口才全书》
三、褒贬倒置,营造和谐气氛。 在提出反对意见前,你不妨告诉对方,有一些人也和他有同样的观点。把批评性的话先以表扬的形式讲出来,这样可以帮助你在和谐气氛中否定对方的意见。你可以这样说:“你提的意见很好,不少人和你有同样的看法,不过……”或者说:“我明白你的假设很正确,在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但是在实行方面……” 四、回避焦点,缓冲正面的纷争。
![第28节:脱离窠臼—意味深长的收尾(4)](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5012947060639.jpeg)
你可以表示同意对方的意见,但说明有些人不赞同,然后再针对不完善的地方提出质疑。 五、重复对方的意见,以提醒对方再次考虑他的意见。 在发表不同意见的过程中,许多人说话时往往粗心大意,所说的话可能不够完善,这时你不妨用询问的口气、适宜的语调重述对方的意见,表示希望得到再次的证实,使对方能重新思考,加以修正。比如,有一人在座谈会上批评学校管教学生不严时说:“学校对于学生太过溺爱,使学生越来越放肆。学校应该要学生做他们不喜欢的事,至于任何要求都可以。”另一个对此有异议的人便问:“您认为学校如何对待学生最合适?要训练学生做其不喜欢的事就好了吗?”这番话立刻使先前提议的人又会再重新修正他有失偏颇的言辞。 六、善意的取笑,沟通双方情感。 善意的取笑是指以幽默形式出现的善意玩笑。有一次,一个想成名而又不愿下苦功的年轻人写信给马克·吐温:“听说软骨中含有大量的磷,而磷可以补脑。我想,要成为一位大作家必须补脑,不知道您可否建议我吃哪种料理才好?”马克·吐温的回答是:“我想,你最好吃一对鲸。”善意的取笑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在使用时应注意不可使用尖酸刻薄的用词,更不能奚落对方。 指桑骂槐——另有所指 明宪宗时,太监汪直弄权,气焰不可一世,私兴大狱,无恶不作,手下的两名爪牙王越、陈钹分居文武要津,朋比为奸,弄得朝政日非,路人侧目,敢怒而不敢言,宪宗犹蒙在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