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沟通技巧实用宝典:实用口才全书》
由此可见,没有哪种活动是不必开口说话的,商业、社交、政治甚至社区工作无不需要口才。练习的机会越多,改进的机会也就越多,到处都是练习谈话的题材和对象。只有不停地练习,你才能知道自己可以进步到何种程度。 即使读遍所有的口才书,如果不寻找机会开口练习,依然不会有口才上的出色表现。 随情应景——什么样的场合,说什么样的话 言语技巧是指驾驭语言的巧妙技能。
![第12节:持之以恒—好口才要多练习(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5013370590665.jpeg)
在人际往来的过程中,如果想成功地传递正确讯息,难免少不了言语技巧的运用。 叶圣陶先生曾说:“讲究技巧最主要的是选择最适当的形式把真意表达出来。”可见,言语技巧的根本点,在于选择最恰当的语言表达形式,以期能更好地表意传情。 言语技巧的形成,离不开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长久的生活历练和思想、文化修养。 (2)对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掌握。 (3)对当时场合、情境的洞察。 在实际运用语言时,由这三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才能根据实际的情境,达到表达内容与其形式呈现完美统一的关系。显然,所谓的言语技巧,一方面不能把它看成是无往不利的捷径之一,但另一方面又应该看到凡称得上成功运用言语技巧的例子,必然都是随情应景、恰到好处地运用语言的结果。 长期的经验积累告诉我们,言语技巧之所以逐渐为人们所熟悉而乐用,是因其具有一定稳定性的表达方式,只要随情应景地加以恰当运用,对于提升你的人缘魅力、沟通能力,将有很大的裨益。 下面有一个关于随情应景的小故事: 绍兴新来一位姓乌的县官,虽颇有文采,但却十分骄矜,听说当地名士徐文长学问过人、能言善对,他很不服气。 有一次,他邀请一些乡绅来府里做客,而徐文长也受邀在其中,他便想趁机加以刁难。 席上,乌县令趁着酒兴,出了一个上联要徐文长对,联曰:“二人土上坐。”徐文长听了知道难对,因坐字拆开是两个人一个土字,不过还难不倒他,他当即对出下联说:“一月日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