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节:十八岁:赚到第一桶金4000万美元(15)](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5020025919805.jpeg)
系列专题:《80后白手起家的故事:25岁我赚了3个亿》
因此,媒体上关于各大互联网巨头收集大量个人数据及其对公众个人隐私可能的威胁的报道又多了起来。但我认为记者们有失偏颇。广告公司的目的不是为了收集个人信息而是为了卖东西。说到底,这是资本主义行为,纯粹的资本主义行为。 这是硅谷的艰难时期。2008年头三个月,只有5家公司在风险资本投资者的支持下在华尔街上市。而2007年仅第四季度就有31家公司上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消息越来越糟糕。次贷危机全面爆发,拥有家庭住宅的美国人中18%的人为负资产,石油价格创下历史新高。而股票市场一路下行,正在展开一次大规模的向下调整。通货膨胀如脱缰野马,美元汇率跌跌不休。有的人说我们正处在经济大衰退当中,也有人说我们已经处在了经济大衰退的结束期。而政府推出的所谓经济刺激根本没有多少刺激的成效。 当我观察了周围的形势后,我意识到普通美国人比任何时候都希望能够获得更加廉价的商品。我开始考虑在线销售,想创办一个网站,向客户提供移动购物新体验。消费者在寻找便宜货,他们希望省钱,而我正好有一些如何帮助他们的好主意。 新公司的名字一下子从我脑海里蹦出来:gWallet,我甚至想都不用想。我向来就是一个节俭的人。我的想法是用我一分一毫地省钱的方式来帮助人们省钱,这也是gWallet的经营目标。 2008年3月,我给我认识的每一位风险投资家发去电子邮件,告诉他们我正打算创立我的第三家公司,因此可能需要寻找投资方。他们每个人都回复了我,并且所传递的信息几乎是一样的:"让我们见面谈谈吧。你什么时候有空?" 在两周之内我与风险投资家们一连谈了二十次。毫无疑问,融资现在对我来说根本不成问题。但是后来我又想了一下,决定自己单干。如果我找了一个投资者做合伙人,我就得把新公司的大部分股权拱手送人。(还记得我为蓝锂融到的1150万美元投资吗?那笔钱我们根本没有用上。而投资者仅仅在两年之后就赚走了1亿美元,回报率可真是相当可观。)而且,正如所有的商人却知道的那样,我最好等到gWallet正式成立并开始运营时再去找投资,因为那时我将处于一个更加有利的谈判地位上,可以用少得多的股权来换取同样多的投资。这样做才是明智之举。 5月2日,《风险投资连线》发表了一篇关于我的新公司的报道。在报道中,引用我的话说:"gWallet致力于通过建立一个易于使用的在线平台以帮助用户找到最实惠的网上交易,从而减少购物支出。"我告诉他们说,公司将在几个月后成立,并且我对公司的巨大前景抱有信心。我还说,如果我不是认为这家公司将比蓝锂公司还要成功的话,我就根本不会去做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