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80后白手起家的故事:25岁我赚了3个亿》
第二天,在晚饭前,父亲搞了一个简短的"阿达斯"(ardas)仪式,来感谢上天的慷慨。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里,我们举行了"阿克汉德"(akhand)仪式,诵读了整本锡克教圣经,为我们获得众多赐福表示感谢。真正的阿克汉德仪式通常应该持续三天,而且应该连续地、不间断地由一队职业的诵经人来进行,但是父亲有工作要做,而我的哥哥姐姐既要上学又要工作,因此我们将这个仪式放到一个更长的时间段里来做,也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就这样,我们搬进了新家,实现了中产阶级的梦想。是我的父母使之得以实现的。我们离开了廉租街区,搬进了一个更好的街区。生活看起来更加美好了。 在那段时间里,我迷恋着CNBC,同时也为自己的人生做着筹划。我有很强的驱动力去这么做。我渴望成功,并且渴望成功来得快一些。在我从新闻里看到的众多创业者的鼓舞下,我决定白手起家创建一个公司,一个完全属于我自己的公司。我依然被互联网所吸引,尽管当时它还处在胚胎时期。现在的人当然都知道什么是互联网,没有了互联网,生活简直不可想象。但在那时候,互联网还是一块处女地。我深深地为与之联网的几乎所有人所表现出来的疯狂和狂喜而感染。 1998年秋天,我终于获准到速成中等学院上速成课程。在上数学课时,我意识到,等到我二十五岁时我肯定能够成为一名医生,从而实现父母的梦想。但我对于成为一名医生根本没有任何兴趣,尽管乔治·克鲁内在电视剧《急诊室的故事》里把医生演绎得非常酷。我的心都在商业上。 尽管我不喜欢学校,但能够置身于成年人之中,特别是正在思考自己的未来的成年学生当中还是一件很新鲜的事情。 学校的上课时间也非常自由。每周的星期一到星期五的十二点到两点是我上课的规定时间,其余时间基本上可由我自己支配。而且只要我做完要求的作业并保持成绩不落后,我不必上学校的任何课程。我还利用机会在学校里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比如,我有点儿内向,因此我申请上公开演讲课程。在上这个课的第一天,教授就提出了要求:"我将随机给大家发一些演讲题目,"她说:"无论你分到什么题目,你都要做好准备在下周就这个题目发表一次演讲。"

我的题目是伟哥,当时这种药刚刚上市不久。我该如何谈论这种治疗勃起障碍的药呢?这个题目对我来说尤其困难,部分原因是我当时还是个处男,部分原因是在我家里关于性的话题--即使是宝莱坞电影中纯洁的吻戏--是完全不可接受的禁忌。我总不能找到我母亲,然后说:"嗯,妈妈,您是一名护士,我这里有种刚上市的新药,也许你可以帮我准备一下演讲。"我也不能和我哥哥姐姐讨论性,因为我怀疑他们知道的可能比我还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