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后金融危机时代必读书:下一轮全球金融》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最终借款人,没有政府的存款保险,没有政府对于金融中介的监管,也没有政府的拯救措施,金融世界的风险会比现在大很多么?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那么显而易见。尽管上面所列的各种金融体系的风险都是真实存在的,但要想说明政府的干预带来了多大益处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不过可以肯定地是,没有受到任何干涉的金融体系肯定不太一样:银行的资本金肯定更充足;通过对于证券或者流动性更差的银行长期存款的依赖可以改善到期日错配问题;而且存款与高流动性证券可以更好地匹配。依据银行业发生危机的频率看,这些变化或许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人们是否相信政府的干预能够改善整个状况,主要取决于人们如何平衡地看待金融体系失效的现状和政府干预中的种种缺憾。 很不幸的是,在很多案例中,我们看到的都是政府政策使得事情更糟糕。

金融的益处 当代美国巨大的成熟金融体系实际上是社会秩序达到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表现。自然地发挥日常功能的能力体现了它所拥有的极不平凡的基础设施的巨大效率。但是它的金融体系与基础设施相匹配吗?特别是,新兴经济体是否有必要努力效仿这个全球最先进的经济体所取得的成就?答案是肯定的。曼瑟尔?奥尔森(Mancur Olson)后来就指出:一个社会的财富主要来源于这个社会实现长期投资承诺的能力。为什么这个问题重要呢?我们先想象一下,一个成功的金融体系达到了什么样的成就。它允许各种混合资本创造出来大量的企业,并且能以合理的成本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它也允许大范围的外来者开始创业并因此削弱了在位者的地位;它对风险重新打包并分配;它还允许人们在其一生中为其投资决策根据时间段来调整;而且还能够为人们生活中的重大风险提供保险。还有,就如拉杰和辛格莱斯明确指出的,金融理论的发展也大大推动了在这些领域里的进步。而这些进步又反过来提升了风险管理水平,并推动经济水平更大发展。所有这些,他们认为,也提升了个体的经济自由度。 这一切看起来好像过于理论化了。其实不是的。到目前为止,相当多的研究是把经济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米什金将这部分内容放在他关于金融全球化的书里面进行了总结。罗伯特?金(Robert King)和罗斯?莱威(Ross Levine)在1993年出版的书中使用了80个国家的数据来显示,在1960年拥有较发达金融行业的国家在接下来的三年里经济发展更为迅速。 而罗斯莱威?诺曼罗扎(Norman Loayza)和托斯滕?贝克(Thorsten Beck)在另一篇论文中则指出,如果发展中国家私人信用的规模增加一倍,则会带来经济上两个百分点的增长。 而这个问题,根据米什金的观察,在三十五年的时间里能够实现GDP的翻番。在金融体系更为成熟的国家中,对外部融资活动依赖较强的行业和公司能够实现更加迅速的发展。米什金也观察到了类似的现象:“在金融体系较为发达的国家成立的新企业数量也较多。” 也有证据表明,金融发展的影响能够通过资本利用效率的提高更强烈地反映出来,远比投资水平的增加体现得更为明显。金融体系在促使企业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方面起着更加重要的约束作用。这样的讨论也正好符合美国近年生产力显著上升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