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后金融危机时代必读书:下一轮全球金融》
面对这些危机波,有些知名的经济学家将其原因直接归罪于金融一体化。这其中就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和马萨诸塞大学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和同来自于哥伦比亚大学的贾格迪什?巴巴格瓦蒂(Jagdish Bhagwati),两人都是自由贸易的鼓吹者。 这两位经济学家认同的事情不多,但是他们确实非常支持自由贸易。当所有经济学家都赞同自由贸易的益处的时候,对于金融自由化的态度却是不太确定的。在这个问题上,专业人士的态度势均力敌。当代世界最好的金融捕手乔治?索罗斯则变成了自封的看场者,他对于金融市场也牢骚满腹。 金融灾难对于新兴经济体也有直接和极具毁灭性的后果。由于金融危机的毁灭性后果,拉美公众开始剧烈地反对在拉美广泛称为“新自由主义”的观念。 我自己倒不是这么悲观。实行金融市场自由化确实有一定的潜在益处。但是在发掘这些优势和尽量减少风险的同时,我们会遭遇到巨大的挑战。过去三十多年的经验就能够很好地说明这一点。甚至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也没有几位经济学家真正理解了金融市场开放、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以及国际货币体系三者相互作用会带来的潜在灾难。这里只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外,那就是全拉美最睿智的经济学家卡洛斯?迪亚兹?阿里让德罗(Carlos Díaz-Alejandro)在其1985年发表的那篇文章中展现了他的富有预见性的观点。 我们现在已经了解了很多,但这只是在我们经历了一系列的残酷教训之后。
![第5节:吸取各种教训(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502425268813.jpeg)
如果我们想做得更好,那我们就需要理解全球金融自由化的利弊。即使在今天,农作物收成不好或者特定商品价格的重大调整都可能对发展中国家造成巨大的影响。石油价格就是很好的例子。尽管在高收入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的大国,单一的生产行业不会对整体经济产生剧烈影响。金融危机对于其整体经济仍然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实际上,它可能对大多数经济体立即产生严重的后果。要了解这些危机的实质以及它们给政策带来的挑战,我们需要理解微观经济层面的金融和宏观经济层面的汇率、公共财政和货币政策。而金融恰恰一向都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交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