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做个职场韦小宝:动什么别动老板的底线》
我也开始麻木了,但我比王先生好一点的是,我不断地去与董事长沟通,但我没有王先生的强势的原因,除了我性格的原因,最主要的是我不是工厂真正的股东,我只有老板给的一点点期权。 有一件事对我的触动比较大。有一次,我提出给某部门经理加薪时,刘先生问我说:“你想想既然薪水低,员工还愿意留下来,说明各人有各人的生财之道。” 可能是我太敏感了,是不是暗示我也有另外的生财之道?我感觉到自己的信任已经到了极限,我是一个将信任与友情看得比较重的人。 干了三年,最初的激情没了,慢慢也开始犯了王先生的麻木症了。出现了审美疲劳,我最终选择了离开。刘先生左挽留,右挽留,我还是选择了离开。 在本案例中,其实是一个典型的企业老板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恩恩怨怨与是是非非的案例。事实上,这种场景其实每天都在重复着,上述案例只是众多案例中的一个个案。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对此,李天撰文指出:“往往是老板与职业经理人的一些沟通的技巧与方式不对,小事变成了大事,小矛盾变成了大矛盾,最终导致了老板与职业经理人的分道扬镳。现在反省一下本人当初的行为,仍然无法判断选择离开是对,还是错。至少,现在反思一下,当时在与老板的沟通技巧与心态上,还是有一些问题。假如我再次重新选择职业经理人和职业生涯,我会在与老板的沟通上成熟一些。”因此,作为属下,必须懂得如何与老板沟通,不要去顶撞或者在公开场合让他回复你所问的问题,尽管他在公众场合答应了你,但只要回到公司,老板第一件事就是把你辞退。所以,李天告诫职场人士:“要说老板的心理底线,其实就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往往很微妙的,也就是说,老板已经与你有一种陌生感了,不再与你真诚交换了,与你形同路人,也就说明你们离分道扬镳不远了。” 老板底线就是一只隐形的翅膀

确实,在很多时候,很多老板都在直接或者间接地告诫下属自己的底线,其实,老板也不期望自己的企业发展缓慢而又短暂,所以,老板必须通过直接或者间接地告诫下属自己的底线来尽可能地避免下属的“越线”,这种策略主要是针对某些员工的。因为有的下属就是喜欢和自己的老板“竞争”,结果经常是“越线做事”,这时候有必要针对性地告诫。因为这种策略是针对性的,所以如果向所有下属宣布这样的“底线”是不明智的,比如,有的员工喜欢“越级报告”,作为老板当然可以告诫,方法之一就是利用宣布底线这个策略。除了针对性的要点之外,还要注意真实底线和“宣称底线”的区别。聪明的老板当然不会告诉下属自己真实的底线了,中国文化决定了办公室里的游戏规则就是由老板决定,所以底线的宣布也是游戏规则的一部分,还要看规则的利用方法。另外,老板的底线问题不是老板一个人的问题,通过长时间的接触,下属可以总结出老板的底线。在这里,我们来看看资深公共关系顾问、危机管理专家林景新曾讲述的亲身经历,期望给职场人士更多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