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做个职场韦小宝:动什么别动老板的底线》
我曾在一家医疗软件企业工作,作为总裁助理,近距离地见证了公司二号人物的非正常“死亡”。这家医疗软件企业虽然名不见经传,但老板张总却颇有背景,他靠保健品起家,并曾跻身《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在他的人生达到顶点之际,却又因为整个行业的衰退,好端端的企业也瞬间分崩离析。后来,张总放弃原来的公司,创办了一家医疗软件公司。在没有资金、没有助手的窘况下,张总的老同学陈总辞掉了处级干部的公职,来帮助他。陈总更是毅然将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作为公司的启动资金。 张总经常在公司内部会议上表示:“陈总不仅在经济上给予公司巨大支持,更重要的是给了我精神上的安慰。”张总擅长策划、战略布局,陈总精于执行、公关,张总强力支撑,陈总冲锋陷阵,两人配合得非常默契。
![第5节:老板绝不允许员工触及自己的底线(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50246339850.jpeg)
保健品行业历练出了多位营销大师,张总也是其一,通过令人瞠目的营销手法,仅凭这100万的启动资金和十几个人,两个月时间就签约了500多家合作医院。这场精彩的营销战不仅带来了500多份合作协议,还带来了2500万的投资。 有了投资,公司发展开始加速。干过保健品的人都有“大干快上”的思想,张总此时有些头脑发热,决定将自己做保健品的思路搬到医疗软件行业来。他启动地面推广战略,在各地建立办事处,公司几个月时间就扩大了几百人的队伍。而此时,公司在技术、售后等方面却并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短板效应”凸显,因此公司的业务并没有真正地运营起来,而管理成本骤然上升。几个月时间,2500万投资就消耗了近一半。 在年中的董事会议上,投资者非常不满,张总为了给投资者增加信心,将原因总结为陈总错误地执行了公司的战略意图。董事会当即决定由张总直接管理公司,陈总被边缘化了。陈总会后非常不满,但张总对他说:“如果我不这样做,我们和投资人之间就会有分歧和矛盾,甚至会导致投资人撤资。你帮我渡过这一关,我不会亏待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