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本次危机的现实出路在哪里? 从马克思的角度来讲,根本没有救市这个说法,他的方法就是摧毁这个制度。但是,实际上从他的理论中也可以引申一些东西出来,首先要对这个病根做一个正确的诊断。现在为了让大家树立信心,说国家动员了多少钱,就能把这个危机就把它度过去,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暂时地阻止这个危机再往深入发展,当然,按马克思自己的判断来说,你所有解决这个危机的方法,都是将来加深危机的所在。因为不从生产关系上去进行调整,那些救市办法实际上只是暂时延缓了危机的爆发,但是下次再爆发更严重。而且到时候政府的宏观政策都用完了,比如说现在一下子把国库的所有赤字财政弄得很高,下次再需要刺激经济的时候,政府赤字很大,很难支撑了;再比如现在一下子把货币政策调得很低了,调到将近零了,下次再出问题,往哪儿调啊?没有可调的了。 所以从药方上来讲,我想二三百年来形成的这个生产关系,已经不是现在宏观经济政策短期内能够改变的了。因为现在这种关系的形成,实际上是过去在政府推动下自上而下进行的。比如要加强有计划地控制,必须要加大国有经济的比重,要缩减私有化的程度,要缩减市场经济的这种完全由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在那儿调节的程度。这些虽然只是从一些机制上进行一些改良,恐怕要比现在把金融危机完全看成是一个总量的失衡,然后往里扔钱,把货币政策调下来的传统方式来阻止金融危机的方式来调整,可能要更有效一些。现在读《资本论》,我想最根本的一个意义就在于,让人们来正确地认识历史,按照历史本身本来的面目来认识它,资本主义不是完美无缺的,它本身存在一系列它无法解决的问题,有一段时期内,它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能把这些问题掩盖起来了,但是这些问题迟早是要爆发出来的。
![第38节:金融危机的马克思主义解读(6)](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5024892769713.jpeg)
阳光评论 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一段长期的繁荣稳定之后,关于金融危机是否已经消解的话题似乎永远成为了过去,人们都对资本主义的未来充满了不容置疑的信心。但就在人们高涨的乐观情绪中,又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袭来,重新证明了马克思的先知预见仍然没有过时,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仍然像梦魇一样纠缠着西方世界。于是被遗忘的马克思主义再度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而且人们惊奇地发现,其实这场危机的本质早就已经被马克思准确地指明。因此,在听遍了各式各样的关于金融危机的分析之后,我们是不是应该回过头来,看一看马克思是如何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