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①为什么要到马克思那里寻找金融危机的答案?/159 ②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来理解这次金融危机?/160 ③如何将1929~1933年金融危机与这次金融危机进行比较?/163 ④本次金融危机的前景如何?/164 ⑤本次危机的现实出路在哪里?/165 第十六章 农村消费能否成为经济新增长点? ——访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 现在全球金融风暴使我国出口产品和城市消费受到严重影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很多专家提出农村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那么,农民真的能成为消费主力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究竟该怎样让农民从受害者变成获益者,真正启动农村消费呢? ①农村经济的潜力在哪里?/171 ②怎样才能增加农民收入?/172 ③如何避免农民再次成为经济发展中的受害者?/174 ④如何扫清农村成为经济新增长点的障碍?/175 ⑤怎样才能真正拉动农村消费? /177 第十七章 人民币贬值事件中的政治博弈 ——访法国巴黎证券(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兴动 2008年12月1日到4日,人民币兑美元连续四天触及跌停。这次人民币贬值正好发生在中美峰会对话召开之前。以往每次中美峰会对话召开之前,为了缓和气氛,人民币往往会升值,而这次恰恰相反,人民币贬值形成了一种反鲍尔森效应。这究竟是为什么?此次人民币贬值事件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①美国为什么希望人民币升值?/183 ②中国该如何应对美国施加的升值压力?/184 ③人民币究竟是否应该贬值?/185 ④保增长还是保内需?/186 ⑤为什么人民币要保持稳定?/188 第十八章 金融危机的哲学思考 ——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王博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会发生金融危机?它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心理影响?面对危机,社会各层次的力量该如何协调应对?这场危机又会给这个社会的哲学思考者们,带来哪些机遇?迄今为止,我们很少看到有人从哲学的角度对这场危机进行思考,正因如此,王博教授的分析,才会让人耳目一新。
![危机与机会 第8节: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目录(6)](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5025377297523.jpeg)
①如何理解金融危机带给人们的不确定性?/193 ②一个社会需要怎么协调才能解决金融危机?/196 ③关于危机的思考会为哲学思想带来什么变革?/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