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企业篇)》
政府应该怎么做? 如果说对政府还有什么建议的话,我要说的是,在做环保的时候,应该考虑得长远一些,不要考虑得太短。我希望政府能够长远地考虑,考虑到环保的先进性,环保它在几十年,或者十年二十年以后,对当地整个环境的影响。 你比如说过去建污水处理厂,因为我们国家的治理部门是分开的,水资源的管理是水利部门,水污染的管理是环保部门,所以这些部门在考虑问题时角度就不一样,很多地方政府没有考虑一起来解决问题,他们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比如说在建污水处理设施时,环保部门就只关心如何把污水变成微污染的水排放掉,它没有考虑到把它资源化,所以它在选技术时,也会选比较传统的技术,没有用一个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包括涉及到重大投资,重大规划的时候,他们都没有考虑这个问题。我觉得,如果这种趋势一直发展下去,将来会给国家造成很大的浪费。因为也许三五年以后,过去建的这些东西会被全部淘汰。 比如说我们现在在国内在做的相当一部分工作,就是对过去的污水处理厂进行改造,为什么要改造呢?因为标准提高了,过去的污水处理厂根本达不到要求;第二个原因就是过去的污水处理厂都是建设在郊区,这些地方现在已经变成市中心了,处理的量不够,我们这个技术能够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这些污水处理厂改造以后,至少能扩容两倍以上,而且我们可以把污水变成再生水,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种进步带来的收益是多方面的,比如说买房子,肯定没有人愿意买污水处理厂旁边的,但如果旁边是家再生水厂,很多人就会喜欢。 所以说,我们一定要传递这样的一个理念,对政府来说,一定要综合考虑,考虑长远一些,可能当时的钱稍稍多花一点,但是从长远来看,整个的投入和产出都是非常值得的。

阳光评论 危机过后三五年,什么样的企业会是最有竞争力的?除了如今那些已经功成名就的巨头之外,什么样的企业才会在未来更有机会?碧水源或许为我们带来了一些有益的启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经历危机洗礼之后,中国企业开始在诸多领域丧失比较优势,单单靠低成本参与全球竞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与此同时,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又为我们的企业铺开了另一片更加广阔的市场。如何把握这一机遇?成为中国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危机过后,这个机遇将变得更加明显,而且也开始成为一种必需,正因如此,碧水源的故事才更值得我们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