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企业篇)》
所以,从长远来看,今后担保业务肯定会大大增加,这是其一。其二,在经历过这场金融危机以后,也会促使人们去思考资源的配置问题。现在很多人都已经倾向于认为资源要向中小企业配置,而 担保公司一直是服务中小企业的主体之一,它在这个体系中,将来一定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 我们国家在经济发展了30年以后,需要转型升级,需要向高科技、新的产业上转移,但是产业的升级,必然要伴随着金融的支持,而目前在金融支持和配置上,还是非常不完善的。 因为整个金融体系都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在整个体系里面,先期融资比例非常大,因为大量的企业在前期全部要依赖银行融资,所有的金融资源也都集中在银行这个地方,这个配比不合理,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在银行的经济融资里面,小企业占的份额又非常之小,资金全停留在大企业里面,哪怕是现在举国拉动经济的时候,国家也好,银监会也好,给了银行更多的资源,以方便它放贷,但所有的银行全在跑国家的大项目,这当然是它们作为一个经纪人的一种很本能的趋势,这又是一个问题。
![第20节:担保行业能否成为中小企业的救命稻草(5)](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5030764525008.jpeg)
第三,即使是在小企业的融资里面,一个基本的现象是:传统制造业的小企业融资,它的供给是过剩的;而新型的产业融资则基本没有,这又是一对矛盾。 所以总的来说,那些将对国家未来的经济贡献很大力量的产业,它们获得的金融支持还是太少了,现在很多地方政府不得已都在拼命地拉投资机构、拉风投,设立创投这一块,用这些直接融资的手段来帮助这批企业,但看起来仍只是杯水车薪。 现在的情况是,掌握大量资源的金融机构可能看不起这个市场,而想做这个市场的,得不到机会去做。所以,解决小企业融资,就要把这个管制放松,引入自由竞争机制,允许民资进入,这对小企业的融资困难,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什么是“政企银”的新融资模式? 举一个例子,现在每个城市都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怎么融资?银行没有经验,靠风投也不行,因为这些也是比较新的产业,风投们很谨慎,要看到企业有上市希望了,风投才来投资的。但是这块田地里,不让苗长出来,怎么能让别人看得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