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分享企业家成功心得:中国商人 新晋商》
虽然未能做成画家,但艺术的因子却未远离张亚勤,除科学家的严谨之外,张亚勤身上还带着几分艺术家的气息———张亚勤说自己信奉“5分钟理论”,“见一个人,5分钟之内,我就会感觉到和这个人是相互吸引的还是相互排斥。人与人之间是有磁场的。我是一个感性的人,做决定喜欢凭直觉,有时比较冲动。上少年班、留学、回国这些大事,从来没深思熟虑过。” 不但工作上信奉“5分钟理论”,张亚勤还利用“5分钟理论”收获了自己的幸福———在科大读研时,张亚勤见第一面就喜欢上了一个女孩,第二次就去找人家约会,“现在,她已经是我的太太了。不出差的话,我的原则是每个星期有四天在家吃晚饭。” 管理工作中,张亚勤总结了“4E+P”人才论,“4E”即“Energy(充沛的精力)、Enrgize(能够激励他人)、Edge(要找到自身的特点)、Execute(有执行能力)”,“P”即“Passion(富有激情)”。同时,张亚勤也给出了要避免的三种人:Duplicity(双面人)、Negativity(负面人)、Cyni-cism(玩世不恭的人)。 空闲时,张亚勤会到各网站的论坛聊天,还全是用真名,“小孩做的事情我都去做,我觉得这都是很好的体验”,不过,“没多少人理我,可能他们嫌我中文打字太慢了。” 关于神童,张亚勤认为,神童这个名词有一点误导,人在出生时,智力有一些不同,重要的不是说你一开始多聪明,而是怎么样去使用这个聪明,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更大。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神童,“人与人的聪明和智商其实并不会天差地别,关键是你对你所向往的事业付出了多少。那种把聪明和勤奋结合得很好的人,加之幸运之神地悄悄降临,就会有世界级的成功。”他说。 人才观:见好就收 只要张亚勤看上了的人才,他就会在看似和风细雨的谈话中掳获对方的心。 在张亚勤宏大的理想背后,一个强大的依托就是人才。当他从浙江大学的演讲台上走下来,人力资源部的同事立刻上前,与他轻声地耳语。原来,人力资源部几天前在浙大做了一个微软中国研发集团的推广活动,其间发现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 “但他是杭州人,不愿意离开南方去北京工作,你能否抽时间和他聊一下。”张亚勤此次带着手下的精兵强将来到浙江,一系列的日程将每天安排得满满当当,忽然他发现第二天的早餐时间没有活动。 于是,第二天的清晨,张亚勤和那位浙大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行了一场对话。张亚勤从微软的文化,中国研发集团的前景,一直谈到人生理想。短短的一个小时吃早餐的间隙,张亚勤又将一个具有很高潜质的人才收归编下。 就如同围棋的力量来自棋手内心的张力和个性魅力。“他像是一个粘合剂”,张亚勤的许多同事这样评价他,从某个IT领域的世界级大腕,到还没有毕业的大学生,只要张亚勤看上了,他就会在看似和风细雨的谈话中掳获对方的心。 微软中国研发集团首席技术官张宏江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当1999年张亚勤刚回到国内时,他就盯上了张宏江。“我们在一个国际会议上遇到,亚勤问了我一些问题,我就知道他想让我加入微软。”
![新晋商联合会 第67节:中国商人 新晋商(67)](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5031478754997.jpeg)
因为是微软,因为是北京,张宏江离开了工作五年的惠普研究室。当时的微软中国研究院只有十几个人,“许多办公室都是空着,(李)开复和亚勤让我看上哪间办公室随便挑。”原来只打算回北京两三年的张宏江,一呆就是八年。 雇最好的人,一直是张亚勤的理念。“我希望能给这些聪明人充分的自由度,发挥他们的智慧。” 领导力:一块白板 亚勤会在白板上写写画画,将问题一个个分解,不知不觉中找到症结所在。 “你见过张亚勤发火吗?”如果拿这个问题问微软中国研发集团的员工,估计回答“见过”的人无异于中了彩票,即使是高层团队也几乎没有见过他动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