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尚存利用空白 产品化有4大难题
打捞船正在抽取滇池蓝藻 江 洋 摄
近日,江苏农业专家着手将太湖蓝藻“变废为宝”。无锡市环保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已经有企业与无锡市环保局接触,计划专门针对太湖蓝藻建设一个小型蓝藻干粉生产线。如果实现,这无疑将带动与蓝藻有关产品的科研和市场开发。
对于现在滇池蓝藻的处理情况,昆明市滇管局的工作人员却向记者介绍:每天海埂水域的抽藻船从滇池中抽出几十吨的含藻水,通过截污管流向西园隧洞,经过这里的太平投药站投放药剂之后,最终含藻水流到螳螂川。
蓝藻既是废物又是宝
中科院昆明市植物研究所一位专家告诉记者,蓝藻是一种浮游水生植物,在水体遭到严重有机污染,氮、磷含量超标呈重富营养化状态下,再遇上适宜的温度条件,蓝藻就可能疯长。蓝藻的生长和死亡时间都很快,随着蓝藻死亡面积的增加,所在水域完全变成了墨绿色,并散发出浓烈的腥臭味,加剧水体污染。
“但是,蓝藻并不是一无是处。”植物专家说,蓝藻在生长过程中,能大量吸收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净化水体。如果在适当时候打捞,加以开发利用,能变废为宝。
据滇管局工作人员介绍,以前在滇池沿岸就有农民打捞蓝藻,经过发酵之后,作为肥料施到菜地或者农田。
据了解,蓝藻的经济价值远非如此。蓝藻的蛋白质含量高达38%到47%,并具有高等动物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上个世纪80年代初,安徽省环境科学院曾专门立项对蓝藻的利用进行科研攻关。
在蓝藻中能提取出名为藻蓝素的物质,可以利用它的营养价值制造保健品、药片,类似螺旋藻。据资料显示,在国外,墨西哥等国就采用人工培养的方法,生产蓝藻干粉,每公斤出口价在5美元以上;而日本等国则将其加工生产成食品营养添加剂和高品质的禽畜精饲料,并从中提取维生素E和其他药物。
滇池蓝藻利用存在空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云南的科研机构都没有针对蓝藻的综合利用进行科研立项,有的只是针对滇池水体污染和蓝藻污染进行的科研项目。
记者从滇管局了解到,目前没有企业或者科研单位前来洽谈蓝藻的综合利用、开发的合作项目。记者电话采访了云南富民瑞呈添加剂有限公司、云南神农农业产业集团等几家云南大型企业,工作人员均称不知道或不清楚可以作为动物饲料的蓝藻干粉。
据滇管局工作人员介绍,对于企业开发生产蓝藻产品,要有成熟的科研技术成果和引进生产设备,这都将有很长的路要走和大量的资金投入,是企业面临的最大障碍。目前,滇管局已经针对蓝藻的综合利用抽调技术骨干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同时在对外进行综合利用的宣传。
产品化面临4大难题
蓝藻虽然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但是滇池蓝藻中的如微囊藻,它自身会产生毒素。据介绍,蓝藻中的毒素耐热,不易被沸水分解,除了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
“在综合利用蓝藻之前,首先要对蓝藻进行脱毒处理。”云南大学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彭谦说。据介绍,对于蓝藻内的毒素可以通过微生物进行脱毒,但目[前尚处于实验之中。
据专家介绍,目前滇池蓝藻要产品化还面临着工业生产不成熟、脱毒成本高、脱水耗能大、原料不稳定等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