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分享企业家成功心得:中国商人 新晋商》
老姚做企业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专注、简单、持久和执著。专注既是认真,也是专业,懂市场;简单既指个性坦荡,也指老姚为企业设定的发展模式简单明了;持久,既指老姚的恒心,也指他的长远眼光,永续经营;执著,既指他为企业设立的目标明确,又指他做事顽强坚持的精神。 大舍大德 老姚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对社会、对国家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是大家公认的。正如他所言:“水有源,树有根。我为什么能办了企业,挣了点钱?乡亲们说我一是有能耐,二是人缘好。有人缘还说得过去,要说有能耐,那改革开放前我姚巨货就没能耐,改革开放后就有了能耐?能说得过去吗?我现在成了一个有点影响的企业家,还不就是靠了党的好政策,靠了政府的全力扶持,靠了乡亲们的多方帮助,才有了今天。我家祖祖辈辈是穷苦农民,过去缺吃少穿,想帮乡亲们也没这个能耐呀!现如今好了,有点钱了,我是铁了心,这下半辈子就是要一心一意为乡里乡亲脱贫致富多多出力,为咱们这个好社会多多奉献!” 老姚从1994年开始为清徐县城居民免费铺设煤气、暖气管道,1996年正式免费供应煤气、暖气。十几年过去了,直到今日也没有向县城居民和城郊农民收取一分钱。县政府有关部门特地为老姚算了一笔“总帐”:清徐县有30万口人,县城是10万人多人。就按10万人口计算,老姚实实在在是每年免费供应纯净煤气5000万立方米,采暖蒸汽7.2万吨,热能33万吉焦,总价值6100万元,12年就是7.22亿!这还不算基建时购买有关设备以及铺设煤气和送暖管道所投入的一批巨大的资金。 清徐县的有两条大道贯穿县城的东西和南北,文源路贯穿东西,美锦大道横贯南北,两条路都是高质量高标准的柏油大路,群众们用自己的脚步丈量:最宽19步,最窄14步。老姚为了这两条路,也进行了数额巨大的捐赠。 20年来老姚共向社会捐款8286万多元,平均每年捐款414.3万元,也就是平均每天捐出1万多元。老姚做公益事业异常慷慨,但自己住的家却很俭朴,一如普通的农家,晚上睡的仍是一盘土炕,天冷了就用煤烧炕,冬天用的依旧是土暖气。 老姚从2006年投资千万元左右开始修建清徐县仁义村寄宿制小学校,共有30多个教室,可容纳1000名学生上学,还设有学前幼儿班,建成后被评为“太原市小学最佳校园”。正如老姚所言:咱们的学校,不建是不建,要建就要建好,起码要保证它15年不落后,现在这个社会什么都比不上人才珍贵,要出人才,就得有培养人才的好场所,这好比要长好庄稼就得有肥沃的土地,是一个理儿。 改天换地的仁义村 老姚对农村有着很深的感情,不仅是小时候的影响,而且也跟他在当村支书期间致力于农业建设,有莫大的关系。那是一种骨子里的感情,只要想到生养自己的这片热土,老姚心里就暖呼呼的、踏踏实实的。 老姚在家乡非常受人尊重,原因很简单,他有一颗真心,把人当成人来尊重、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006年2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一次讲话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老姚觉得总书记的话很对,并且把总书记的话落到了实处。 以前的清徐仁义老村是典型的山西乡村,一排排低矮的平房杂乱地堆砌在狭小的村落里,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泥土街……

老姚早就有个念头,就是想把家乡建成一个现代化的新农村典型,让仁义村从自己这代人手里改天换地。 经过反复勘测,老姚把仁义新村的新址定在太祁高速公路仁义大桥下面。定址之后,老姚建了一排排现代化的五层小楼,让全村940户村民搬了进去。并且,老姚还计划把老村拆掉,作为新村的二期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