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海外投资,与国内经营相比,创业者在经营过程中注定要遇到更多的风险。如果说,战争、动乱等政治因素是创业者不可预知、难以抗拒的因素,那么,商业性风险则显得不那么可怕,因为它通过一些手段将其规避。
“创业有风险,入行请谨慎”。这是在周围经常可以听到的一句警语。在环境熟悉的本国如此,对于存在诸多差异的海外市场,风险更是被放大。除前文所提及的政治风险,地域间的差异,给创业经营管理本身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但是,风险并不可怕,只要对其有所认知,便有可能通过一些手段将其规避。购买方式风险
在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做生意有两种方式:一个是购买一个生意,另一个是自己建立一个生意。购买一个生意即既将原生意主的商店、货物、进货渠道、租约和用户群一起购买下来。购买一个生意对新移民来说是一个最简洁的生意投资方式,但购买一个生意最少要花月利润十倍以上的价格。购买生意首先观察其地理位置及用户群,是否有同行竞争。如果这一切没有经过精确的估算,那么很有可能你的创业风险在一开始就已经埋下伏笔。
所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请律师代为参考出主意,办理购买手续,以免购买生意后留下一大滩后遗症。其实,像在澳大利亚等国,自己建立一个生意远比购买一个生意省钱得多。
信息和信任风险
到国外创办中小企业,由于先天不足,在信息的获取以及信任的获得上,是并不对称的,在无情的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信息与创业者之间的关系就如颜料和画笔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没有了颜料和画笔,艺术家即使有了构思也无从实现。创业也是如此。没有所需的信息,创业者一筹莫展,创业也就无从谈起。在大多数情况下,创业者信息失衡的情况下,就出现信息和信任风险。
但是,可以看到,大多数信息和信任风险的形成,并非是因为信息的不公开或者不透名,而是投资者本身对信息了解认知不够,在学习和深入研究之后,这类风险可以有效规避。
人力资源风险
在本国劳动力和当地劳动力之间,投资者应该如何选择?两者之间应该如何相处?这对于很多海外创业者而言,至今仍然是一个扰人的问题。
另外在很多国家,对于留学生的打工有诸多限制。但对于很多投资者而言,留学生是性价比很高的劳动力,因此“偏爱有加”,为节约用工成本,而忽略其在用工上的规定。因此,而牺牲上百倍乃至上千的代价作为惩罚,这种例子率见不鲜。
因此,面对此中风险,最起码的措施就是合法用工。其次再考虑根据岗位职能,人尽其用。
投资保护风险
事实上,由于国家并不直接掌握这些以个人身份出国创业的人们的真实情况,也没有任何一个相关部门负责管理,所以这些异国创业者在少了一份体制障碍、多了一份进出自由的同时,更多是依靠商会这样的组织对抗各种风险。
目前,除了参与国际调解与仲裁之外,中国政府已建立了包括3个组成部分的跨国经营政治性风险应对体系:政府间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多边投资保护机制、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与海外投资保证。尽管中国跨国经营政治性风险应对体系对保护中国企业和国民在海外的合法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不少缺陷。例如,争端解决与赔付程序旷日持久,企业难以承受;区域投资保护机制缺位;政策性海外投资保险业务品种未能充分体现当前政治性风险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等。
实际上,在这样的风险和需求中,完全有这个市场空间来成立一些与他们的实际状况相匹配的民间中介机构,给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帮助,比如各国关税随时都在调整,许多在外的商人都希望能及时了解较为全面的关税变动情况,还有其他法律问题、金融支持甚至业务培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