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遗址区:让文化惠及民生



     金秋十月,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一派秋高气爽的景象,丹凤门、含元殿、大福殿等千年遗址肃穆巍峨,四万棵大树苍翠欲滴,210万平方米的草坪上绿草如茵,近千亩环园水系碧波荡漾,小型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等体育设施星罗棋布,八百套健身设施和环绕公园的自行车系统让市民尽享健康新生活,御道广场上“群众大舞台”欢歌劲舞、文化活动方兴未艾……依托遗址公园这个巨型文化载体,大明宫遗址区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的务实创新,让市民和游客尽享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带来的最新成果。

  然而,曾几何时,生活在遗址区的广大群众,对于文化的追求几近于奢望,文化设施的匮乏落后,诸多因素的制约掣肘,让道北沦为西安的“文化沙漠”。2010年10月,随着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建成开放,这个区域的文化格局正悄然巨变。

  扶持培育

  构建群众文化矩阵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建成,犹如在西安北郊栽下了一棵文化的“梧桐树”,怎样让这个“梧桐树”引来更多的文化“金凤凰”?

  事实证明,只有放手发动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文化智慧和文化创造力,让普通百姓成为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文化建设才能释放出无穷的生机与活力。

  为吸引和扶持更多的群众文化团体加入进来,大明宫遗址区依托遗址公园这个文化大平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群众文化发展的扶持政策。遗址公园通过举办“群众大舞台”、“群众演艺大赛”、“群众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设立专项奖励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培育扶持优秀的演出团队和个人。此举解决了民间演出团队经费匮乏的困境,既调动了演员的创作热情,壮大了演出队伍,同时也丰富了公园的演出内容;在扶持政策的激励下,许多演出团队及时用奖金添置了演出器材和道具,重新焕发了生机。仅2012年,大明宫遗址区在群众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就达400多万元。

  五年前,戏迷赵礼辉和几个街坊邻居在小区组织起了一个秦腔自乐班,很受欢迎。后来由于缺少经费,自乐班活动时断时续,时间不长便自动散伙。2012年,借助遗址公园“群众大舞台”这个平台,赵礼辉重新披挂上阵,街坊们一鼓作气,在“群众戏曲大赛”的几轮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不仅拿到了大赛二等奖,还获得了2000元奖金。有了这笔钱,自乐班的活动经费就有了着落。赵礼辉立即“招兵买马”,沉寂了三四年的自乐班重新焕发出生机。自乐班的“兴衰史”,其实是遗址区群众文化异军突起的一个缩影。今天,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群众演出团队已经涵盖戏曲、合唱、杂技、武术、舞蹈、绝活等十几个门类的170多家,演员也从最初的数十人发展到了上万人,文化聚集效应逐渐显现。

  为了培育、扶持新生的群众文化力量,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还专门聘请了音乐、舞蹈、曲艺等专业老师,提供专门训练场所,为长期在园区活动的群众文化团体和群众演员进行培训指导。

  退休教师李玉红家住在遗址公园的附近,酷爱舞蹈艺术的她,一直是遗址公园广场舞的忠实参与者。两年来,在专业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李玉红现在不仅成为广场舞的特聘教练,还组建起了自己的舞蹈队,影响和带动了身边的一批人。

  群众文化的蓬勃开展,让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成为群众文化的大集市。享受文化,已成为遗址区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年2月份,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被陕西省文化厅授予全省首个“群众文化示范基地”,成为西安最具人气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传播带动

  扩大文化辐射效应

  三年来,随着群众文化的蓬勃开展和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遗址区最初的文化受众正逐渐转变为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为了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加广泛地惠及于民,大明宫遗址区依托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送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活动,带动文化建设从遗址公园这个“点”,向遗址区整个“面”延伸。

  9月7日一大早,在大明宫遗址区最大的安置小区——泰和居小区广场,由大明宫保护办组织的大明宫遗址区“送文化进社区”活动在这里拉开了帷幕。

  舞台上,演员精彩的演出深深地吸引了台下的近千名观众。令许多人意想不到的是,舞台上所有的演员竟全部是遗址公园的群众演员。这些被社区群众视为具有“专业范儿”的群众演员,许多人昨天还是吹拉弹唱的门外汉,今天,他们已经自信地走上舞台,成为不少人心目中的“角儿”。演出现场一阵接着一阵的掌声,既是观众对他们演出技艺的褒奖,也是群众对遗址区文化惠民工程的欢迎与感谢。

  仅仅三年多时间,随着一场场“送文化”活动的开展,一大批通过“群众大舞台”锻炼成长起来的群众演员,成为了遗址区文化建设的主角,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遗址区的群众文化正异军突起,蓬勃开展。

 大明宫遗址区:让文化惠及民生
  群众文化只是大明宫遗址区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为了推进遗址区文化的全面建设,实现文化建设上的雅俗共赏,遗址区还相继引进和举办了“草莓音乐节”、“快乐男声”、“恒大音乐节”、“露天交响音乐会”等国内外知名文化品牌活动,让遗址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端精品的文化盛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002.html

更多阅读

大明宫遗址公园运营模式 西安唐大明宫遗址公园

绿维创景看大明宫遗址公园运营模式作者:王小莉 衣玮 林峰 来源:绿维创景遗址旅游开发收入模式中,综合了传统观赏旅游收入模式、体验式观赏旅游收入模式、休闲旅游收入模式、区域开发收入模式以及房地产收入模式,包括门票收入、休闲收入

陕西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

陕西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如日重升  (2014-01-29 16:37:37)大明宫,千宫之宫。从唐太宗贞观九年(635)一月开始初建,经贞观二十年(646)和高宗龙朔年间两次大规模续建而成。大明宫在安史之乱前是皇家夏日避暑兼办公之地,安史之乱后成为皇帝固

大明宫遗址 大明宫遗址区让居民“幸福指数”飙升

      曾几何时,受“道北”发展条件制约,大明宫遗址区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教育资源严重不平衡,医疗卫生条件十分落后,上学难、就医难,曾长期困扰着遗址区群众。  民生无小事,群众利益大于天。2007年10月,大明宫遗址保护改造工程正式

声明:《大明宫遗址区:让文化惠及民生》为网友永恒的双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