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 帅 张 龙/文
12月22日,武钢国贸总经理圆满结束在委内瑞拉的行程,签下了“中国价”。据此,酝酿已久的“五方协议”也指日可待。据分析,这是武钢等通过国家开发银行提供的资金对委内瑞拉矿业集团进行融资,进而实现“中国价”。12月6日,国开行与武钢签订了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为武钢新增800亿元综合授信,“这样的金融支持使我们投资海外矿山有了底气。”武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层对记者表示。
对着地图,上述武钢高层圈画着武钢已经在海外投资的矿山,“武钢每年所需的铁矿石有80%需要进口。
而国内很多大型钢企也面临着这样的情况。国内钢企想摆脱受人‘扼颈’的命运,必须得走出去,控制产业链的上游。”今年以来,武钢已经在海外锁定了5处以上的矿山,国内钢企中,唯有武钢在海外取得了一年锁定数十亿吨矿石的成绩。
海外买矿乃被逼无奈
中国钢企海外投资矿山不但可以得到急需的铁矿石,更能抑制不断涨高的铁矿石价格,也就不会有在铁矿石谈判中屡屡受制于三大矿山(分别是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和力拓以及巴西的淡水河谷)的尴尬。
2010年的铁矿石谈判已拉开帷幕,一个月前,南钢董事长杨思明向记者表示,明年铁矿石涨5%至10%是合理的,但从必和必拓和力拓传来的消息令中国钢企沮丧,他aihuau.com们的要求是至少涨价30%。
“中国是世界上铁矿石需求量最大的国家,但在铁矿石定价上却没有自己的话语权。”华北地区一家钢企的何姓高层向记者表示。
该钢企今年跨省重组了几家钢企,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产能的扩大,对铁矿石需求量骤然增大。
“向上游进军,不然将会被国外矿业巨头牢牢控制。”上述何姓高层表示。2009年,到海外去收购,成为众多中国钢企的共识。
11月23日,宝钢集团与澳大利亚Aquila资源有限公司股权交接仪式在北京举行。宝钢以2.9亿澳元收购Aquila15%股权,正式成为Aquila第二大股东。
武钢则先后在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委内瑞拉等地投资了海外矿山,上述武钢高层告诉记者,最早从2010年起,武钢将会收到海外矿山带来的收益。
重钢、华菱钢铁、五矿等钢企均在海外进行了投资。
有关专家预计,到2010年,国内钢企拥有的海外权益矿资源将达到1亿多吨,占进口铁矿石总量的比例将超过20%,但仍远低于欧洲与日本权益矿占比60%的比例。
“迟到”的投资需要付出更多代价
“在海外投资上,中国钢铁企业是迟到者,迟到就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尤其是将付出更多的资金。”原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周世俭认为。
中国钢企海外投资矿山只有十几年的时间,而日本等邻国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在澳大利亚收购矿山。
“早期对外投资在政策上也并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导向,国内的信贷政策又比较保守。所以出海行动比较迟缓。”一位钢铁业内资深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上述武钢高层说,国内的钢企,对资源战略储备的意识不强,以前,由于国内矿山比较多,没什么危机意识。但随着国内多个矿山因资源开采殆尽而关停,等米下锅的钢企慌了。
“到了2007年,铁矿石供应的缺口开始显现,不得不考虑海外收购矿山。”上述武钢高层表示。
而在这场鏖战正酣的全球“铁矿石资源争夺战”中,中国企业支付的成本正越来越高。武钢与CXM共同开发的南澳埃尔半岛中部和南部铁矿项目,很能说明问题。
该矿区铁矿石品位仅约30%,要通过磁选,才可获得品位为65%以上的铁精矿。而且,武钢还要建设铁路和港口,才能把铁矿石运到中国。上述武钢高层对此深感无奈:“等于我们帮澳大利亚在做基础设施建设。”
而一位澳大利亚矿业公司的负责人此前跟记者的交流更说明了中国钢铁企业海外收购矿山的行动并非一帆风顺。他说,目前留给中国企业开采的矿基本都远离港口。品质好的矿,中国企业的持股比例均不会太高。而品质优良的铁矿早已经被必和必拓和力拓所控制,这些矿同时也是日本等国的参股矿。在这些矿区,品质在50%的矿石甚至都被用来铺路。
并购需要正确的战略和策略
中国钢企海外资源并购热情高涨,但背后很多问题需要注意。
上述何姓高层告诉记者这样一件事,去年在澳大利亚的一家矿业公司的招标会上,日本企业是联合竞标,中国企业却是各自为战,最后是日方胜出。之前在国内,这几家企业还互相表示不准备参加此次竞标,结果在招标会上碰面显得有些尴尬。组团投资矿山对中国钢企来说,成功几率其实是很大的。
“我的钢铁网”分析师曾节胜告诉记者,应该重点学习一下日本的做法。曾节胜表示,日本钢企为保证长期稳定供应,投资往往只占7%至10%股份,目的是通过参加董事会来了解铁矿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在价格谈判时日本钢企比其他国家的钢铁企业更了解真实的成本等内部信息,另外投资也可帮助扩大产能,避免造成供不应求而价格上涨的情况。
当年首钢投资南美一家铁矿,最后与当地工会的纠纷现在仍悬而未决。曾节胜说:“日本企业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日本钢企不会参与生产经营管理,避免了在当地陷入就业、劳资、土地等问题。”
铁矿石连年涨价,原因就在于三大矿山对资源的垄断。曾节胜认为,打破垄断的办法就是给对方培养竞争对手,日本钢企一般不投资当地最大铁矿企业,而是投资于其竞争对手。比如在巴西,日本投资了第二大的MBR铁矿,有效防止了卖方的垄断。
“澳大利亚和南美的新兴矿山企业,中国钢企应该予以一定的扶持。”曾节胜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