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他现在是个创业者。这个电话可能是我们进行过的所有通话中最艰难的一次。电话中,他告诉我说,公司现在正渐渐发展成熟,可是过去六个月来他一分钱都没有筹到,一年来一分钱工资都没领到,更糟的是,创业时抵押的房屋如果这个月还不付抵押赎金的话,就已经连续三个月没有支付抵押赎金了(三个月后,银行就会驳回抵押品赎回权)。
朋友的电话让我陷入沉思,这个国家不知道还有多少有着相同处境的创业人员,他们甚至a)没有勇气打来电话,或者b)甚至对于自己目前的处境还毫不知情、矢口否认。
如果说这些人都是首次创业、二十出头的年轻小孩,那么90%失败原因可能在于天真、缺乏经验或者年少轻狂。但是,让我格外想不通的是,我的这位朋友不但成熟稳重而且还是个经验丰富的行政主管人员,这种事他从前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成功过多少次。但为什么像他这样的人最后也会沦落至此呢?他好像知道我要问什么似的,自告奋勇地说:“我觉得自己每个环节都做得很好,没有重大错误啊。”
如果你也曾经有过失败的创业经验,我敢打赌,你肯定觉得他的话似曾相识。没有人是抱着失败的信念创业的。从一开始的那种“伟大构想”直到最终付诸实践、呕心沥血开创自己的事业,这一路上大家无不是抱着成功的坚定信念。
但是,正如一句谚语所说,“真有那么容易的话,每个人都能成功了”。对于众多创业者来说,这句话再实际不过了。每个创业者都必须经历辛酸艰难的那段创业必经之路,如果最终事实证明,你占据天时地利人和,那么才有可能实现成功。人人皆如是,无一例外。创业道路上不乏成功者,但不幸的是,更多的,是失败者。失败者背后的辛酸既复杂又夹杂着种种个人因素。但是,失败者通常有某些相同的顾虑:
名为“疑虑”的心魔
“我敢把自己的疑虑大声告诉别人吗?如果我表现出种种疑虑,那我的支持者们会否把我打垮呢?”单单这一个想法就能给创业者带来难以想象的巨大的压力。一方面,历史经验表明,有时候空想创业者的某种彻底、毫无理性的信念往往就是最终将企业带向成功的唯一原因;而另一方面,它也是众多创业者失败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了,怎么知道自己会阴差阳错获得成功、还是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
担心会让投资人失望
有人坚定地相信你支持你,为你投资,但是最后往往都还没来得及让人失望,企业就已经以失败告终。绝大多数创业者应该都有过这种经历。某些人的这种担心恐惧感会更复杂,如果不止一次请求投资人的资金帮助,每逢严重的经济危机就回头找投资人的帮忙,这样每次那种负罪感都会更深,觉得自己必须要取得成功。如果能为他们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退出,那又怎么能知道呢?
永远不要过早言弃
“赶在还没发生什么严重的后果之前退出,怎么样?”历史上无数企业家的例证表明,很多人都在大事发生之后退出,当然,这样后果也会完全不同。很显然,认为没有退路的想法无疑更加增添了这种态度的复杂性。那么,到底何时才是合适的放弃时间呢?
扼杀梦想是非常困难的
对于创业者来说,放弃本质上就等同于自杀——扼杀梦想也就是扼杀自己的一部分。因此,要独自创业者做出放弃的决定是非常困难的。他们通常需要寻求经常一起商量的业务顾问的帮助,讨论还有什么可以拯救这个梦想。理想的顾问应该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人,例如董事会成员、股东或/和创业团队的伙伴,这样的话他才能(在必要的情况下)使用自己的权利,让你看清事实。但是,应该何时去咨询他们,合适采纳他们的建议呢?
“下一个”问题
有时候,要处理知道的问题容易,但是要处理隐藏问题却并非易事。创业者追寻梦想的时间越长,想要抽身就越难。这有点像特技表演飞行员,驾驶着飞机朝地面直冲而下,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点,如果过了这个点飞机没有急剧升起的话,那么再多努力都没用了,肯定要坠毁。创业者也非常担心自己的处境。但是到了某个关键点还没有取得进展的话,他们肯定会犯嘀咕,思考下面这些问题:
接下来怎么办?
创业在美国已经记不罕见也不缺乏了。
像我这样虽然经验丰富但是年长、创业失败的创业者,谁会雇用呢?
既然已经耗尽了自己的每一分钱,借遍了所有认识的人,身无分文的我在找到下一份工作之前,怎么过活呢?
如果你读了这片文章,而且你恰巧也认识没有成功的创业者,那么不要犹豫,告诉他们你能感受他们的痛苦辛酸,鼓励他们重新开始吧。
另一方面,如果你自己就是一个创业者,本文中描述的情况和你非常符合,建议你打电话给自己尊重信任的人,向他/她一吐苦水。乐观的话,这样也许会让你重拾信心、杀个回马枪。就算是最不乐观的情况,你也能觉得心情舒服很多,至少自己不再孤独,总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