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500强高薪求职密码:四项修炼》
由于教育观念的影响,至今仍有许多同学,他们追寻的并不完全是自己的未来,而是父母的梦想。父母主导的一个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高考填志愿,许多学生未来的人生方向在填志愿的时候就已经被影响了。 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很多在校生会把专业知识看成自己未来发展的核心,但实际情况是,只有不到5%的人在毕业5年后还在从事与自己专业密切相关的工作。专业知识对确立个人职业发展和长期职业方向的作用有限。
![第8节:十个问题,助你在求职路上修成正果(4)](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211196297720.jpeg)
作为毕业生,可以将专业知识的学习看成是硬技能的积累,而要找到如意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你的软技能,其中包括学习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在高校学习期间,硬技能的积累对企业要求的软技能并没有直接帮助,而高等教育帮助学生建立的思考和学习方式以及养成的沟通与工作习惯才是企业所关注的价值。即便是专业背景与企业职位的要求直接相关,高校所传授的知识也往往落后于企业的商业应用,这些知识几乎不可能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 学好专业知识十分重要,但是在求职过程中,还是应该广撒网,尝试不同领域的机会,用自己的学习能力与人竞争,以获得更多的机会。 七、基础早打好,成功早来到--求职准备是 贯穿整个大学时期的工作 在过去的讲座中,我经常拿一个朋友做例子:他在大学本科毕业时拿到了至少4个offer,每个职位的年薪都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有很多同学会问:"他是怎么准备的?"我的答案是:"他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准备了。"这样的说法似乎有些夸张,但要取得那样的成绩,临时抱佛脚一定是不可能的。 企业HR眼中的出色毕业生,往往都具备一些共同的素质,包括:不错的学习成绩、在企业的实习经历、在学校的社团经历以及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等。这些要求无不需要长期的准备与付出,一朝一夕是无法达到的。 找工作与高考有很多共同之处,机会有限,分高者得。要在这种竞争中取胜,并不需要你每门考试都拿满分,只要各门考试的总分比竞争对手高,你便是赢家。在别人还在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时候,只要你提前准备一步,多付出一些努力,就可以在就业的激烈竞争中遥遥领先。 八、付出才有回报--没有经验不应成为 孤陋寡闻的辩护 之所以鼓励大家找一份好工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知名和规范的大企业一般都会系统地为新员工,特别是毕业生提供培训。而很多同学也会认为,自己既然没有工作经验,什么都不懂,接受培训是理所应当的。在面试中,当被问及"为什么申请我们公司"时,很多毕业生也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回答:"因为有更好的学习机会和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