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一个煤炭企业的传奇发展史:黑金红流》
有人理解新集精神是20世纪50年代的不怕牺牲,在激情燃烧的1990年,包括刘明善在内,每一个新集人早把个人安危抛在脑后。刘明善身先士卒,天天吃喝在矿里面。他甚至带着三个六十开外的“老头”,经常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的冻结井筒里待上6个小时。
![第29节:霸图基业(1989~1996年)(17)](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212725866631.jpeg)
很多新集人甚至都不明白:“作为一个矿长,为什么要在井底待那么久的时间。”大多数时候,领导者一个默默的举动产生的感召力要胜过千万句豪言壮语!确实,只有那些坦荡无私的灵魂才有资格诠释什么叫榜样的力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7月27日,张集区变电所突然发生事故,造成正在施工的新集煤矿全矿停电。此时主井和副井井筒内,正有三十八名工人在施工。三十八人中,一部分是新集自己的矿工,一部分是施工单位的建筑工。 主井和副井正在冻结,井筒温度是刺骨的零下15摄氏度。断了电的矿工能坚持的时间不可能很长。他们的生命危在旦夕。 刘明善听闻,立刻在指挥部发布命令进行抢救。由于停电,平时的营救措施使用不上。刘明善实行应急措施,迅速从附近的村子搭用了农业电缆,用吊桶提人。而这些工人在等待救援的时候并没有惊慌。吊桶下到井筒里后,新集的矿工们竟然把吊桶首先让给施工单位的建筑工人,让他们先上去。每耽搁一分钟,会多一分钟的危险。新集人把生的希望首先留给了别人。内在的力量葳蕤着,一切都盘旋于心。十六个惊心动魄的小时过去了,每个人都顺利获救。刘明善感慨,新集速度的诞生与创造,虽有管理机制调整后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每一个新集人的努力与忘我。 还有人理解新集精神就是20世纪60年代的苦干精神,在激动人心的1990年,从刘明善往下,每一个新集人都是“工作狂”。 有个叫朱玮的年轻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施工期正值隆冬,寒风刺骨,滴水成冰。井下施工到处淋水。有一天,朱玮在井下待的时间太长而浑身湿透,待到上井时已经不省人事。工人们含着泪水把他抬进工棚,烧了姜汤。朱玮终于苏醒过来,却又挣扎着上了工地。他爱人听到消息夜里哭着带着孩子跑到矿上。朱玮不说话,带着爱人在工地转了一圈:深夜工地人声鼎沸。他爱人掉下了热泪,拉着孩子走了。 10月10日,井筒套壁任务完成,主井很快就能到底。 10月15日,新集煤矿筹备处正式撤销,淮南市委随之成立新集煤矿党委,刘明善担任书记。新集煤矿打造了自己的心脏,巨人即将站起。 生命是激情、理性、意志的融合,打破常规、另辟蹊径是生命对自身的挑战。激情的触发、理性的衡量、意志的决断、寻求超越的热能使生命呈现出“辉煌的质态”。12月初,在离开工不到一年的时间,刘明善和新集人果然创造出了又一个速度的奇迹:当年两井筒到底。国家地方煤矿总公司的经理闻讯专程赶来贺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