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毅仁女婿王军 身家19亿美元 荣毅仁父子的创富之路(一)



  ●1916年,出生于江苏无锡荣氏家族

  ●1949年,决定留在大陆

  ●1956年,将自己的商业帝国上交给政府。

  ●1979年,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1993年—1998年,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

  荣智健

  ●1942年,出生于上海。

  ●1959年,考入天津大学电机工程系。

  ●1978年,只身南下香港创业。

  ●1982年,与人歙为在美国创办加州自动设计公司。

  ●1986年,加盟中信香港公司。

  ●1993年,荣升香港赛马会董事。

  ●1998年,正式掌管中信香港公司。

  ●2000年9月,荣毅仁家族在香港上市企业中信泰富公司拥有18%的股份,价值19亿美元。

  2000年荣毅仁及其家族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中国50富豪第1位。其个人及其家族财产为19亿美元。

  1979年,在邓小平的支持下,荣毅仁创办“中信”,借中国改革开放春风,荣毅仁运用荣氏经营家法,呼风唤雨,得心应手,荣毅仁与国家获得了“双赢”,“中信”成为荣氏财富的引擎。

  荣毅仁祖籍江苏,父亲荣德生清朝末年已是企业界名人,人称“棉纱大王”,且与兄弟合办面粉厂,在中国是一颗耀眼的明珠。

  荣毅仁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系毕业后,与杨鉴清结婚。其时,抗日结束,荣毅仁接掌家族在无锡的面粉厂,又先后任上海合丰企业董事长,上海三新银行董事长。1949年是决定荣毅仁及其长子荣智健一生道路的关键时刻。因为在这一关键时刻,荣氏家族其他成员,和上海的其他资本家一样,纷纷离开中国,而荣毅仁决定留下来。

  1957年,荣毅仁首次出任政府要职。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以老市长身份,为荣毅仁助选上海副市长,“因为他既爱国又有本领,应当选为国家领导人”。

  在文革中,荣毅仁身处逆境,周恩来总理给予了他无限的关怀。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荣毅仁开始了新生。

  1979年10月,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在北京诞生了一个新型企业——中国中际信托投资公司。根据《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章程》及有关补充规定,该公司经营的业务范围主要是:

  (1)吸收国外和港澳地区的信扎存款、信托投资和商业信货。

  (2)在国外发行债券、股票。

  (3)利用外资在同内组办中外合资企业、合作企业。

  (4)接受国内用户委托,引进先进技术、设备。

  (5)在国外投资或与外商合作办企业,开拓海外资源。

  (6)发展租赁业务,引进技术设备,促进我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

  (7)经营房地产业务。

  (8)提供经济、法律、技术等咨询服务。

  荣毅仁没有辜负历史的重托,这位20世纪3年年代即投身民族工业的“荣老板”,独树一帜,创业伊始即大刀阔斧地开辟出一令当时许多人费解的创业之路,公司成立第一年,就接待了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人达4千多人次,国内前来洽谈业务的也有3千多人次,在引进外资、技术、设备方面闯出一条新路来。

  首先是发行海外债券。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22项重点工程中的大项目——江苏仪征化纤工程,因投资不足准备下马。中国急需化纤产品,此项目下马损失难以预料,纺织部找到中信公司寻求帮助,中信公司经慎重研究,提出了向海外发行债券的办法。1981年2月中信公司成功地在日本发行了100亿日元的债券。这次集资创举被称为“仪征模式”。今天各种企业债券,国库券纷纷上市,人们对此已习以为常,而当时中信的这一举动,一度引起过争议,习惯于“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的封闭式思维的人们,对此确实难以理解,一些思想较为保守的人,也不赞同债券利率高于一般政府贷款和进出口贷款,说中信干了一件赔钱买卖。但事实终究胜于雄辨,现在江南仪征化纤厂以中国最优秀的企业之一的突出效益,证明了中信的选择是正确的。

  随着仪征模式的成功,在海外发行债券之举陆续为各企业所效仿。中信公司本身,在以后数年间先后在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和中国香港等地发行了多次不同币种的债券。仅1984年一年就在海外成功地发行四次债券:第一次是1月份在日本发行300亿日元公募债券;第二次是8月份在香港发行3亿港币公募债券;第三次是9月份在联邦德国发行1亿5000万西德马克的公募债券;第三次是12月份在日本发行了1亿美元债券。发行时机和发行条件都很好。

  1990年12月,上海黄浦江畔敲响了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所开张的铜锣,被视为“资本主义”特产的股票引进了中国,作为现代社会“朝阳无烟囱业”的证券业在中国蓬勃展开。从现在看,当时中信发行海外债券,是改革开放中第一次“吃螃蟹”的举动。

  在对外发行债券的同时,中信公司大胆地开拓租赁业务。1981年,中信与北京机电公司、日本一家公司共同筹建租赁公司,为北京市的“北京”和“首都”两家出租汽车公司从日本租赁汽车各二百辆,中信公司帮助出租车公司解决外汇问题,汽车公司则付人民币。尽管这一计划初提出时被一些人指责为变相进口,但在不到两年时间,两家出租汽车所租赁来的汽车就赚回了所付的全部资金。自此以后,租赁业务在中信大张其帜,甚至发展成为一大系统。该系统包括:中国租赁有限公司,与外资合作经营的中国东方租凭有限公司,中信实业银行的租凭部等。

  由于荣毅仁主持的中信公司勇于创新,与海外建立广泛的联系,业务发展十分迅速,至1986年底,在香港、日本、美国、西欧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了业务往来,与国内29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1384.html

更多阅读

读《筚路蓝缕:王永庆开创石化产业王国之路》一书有感

从一个小小的PVC(聚氯乙烯)塑料粉厂到一条完整的石化产业链,从米行经营者到赫赫有名的台湾首富。“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这句话是王永庆传奇人生的真实写照。王永庆和他的经营思想也成为人们争相探究的焦点。在众多研究者之中,清华大学提

优鲨:分销王的创牌之路

从小就对服装有着敏锐嗅觉的陈文军,一手操作了优鲨业务渠道从零到完善分销体系,再由分销体系扩展到全网多平台多渠道,分销、直营相结合,从单一的衬衫到系列化综合产品,将产业链凝聚成牢固的产业联盟体。文/陈以军16岁就把义乌男装衬衫

义乌新光饰品 新光 饰品之王的创富故事

从不足百元起家,到如今年产值一个亿;从当初挑着货郎担走南闯北的山村女孩,到如今走向国际市场一跃成为中国饰品行业的“大姐大”——    周晓光: 一个“饰品之王”的创富故事     很难想像,坐在我们面前的这位衣着朴素的企业家竟

王源日记曝择偶标准 女商人1O万字日记曝“奸商”路(一)

 自今年4月份开始,有人在亿房网装修论坛上发了一篇名为《菜鸟变JS》(JS为奸商拼音第一个字母)的帖子,引得10余万人次先后浏览。该帖作者,一名26岁的女建材老板也因此成为网络红人。   记者登录该论坛,见从4月7日至今,1000多人次发表意

声明:《荣毅仁女婿王军 身家19亿美元 荣毅仁父子的创富之路(一)》为网友歸帆無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