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旭 80后袁旭北大休学后创业 挣下千万身家(一)



系列专题:研究80后

编者的话

为何那么多人喜欢阅读财富故事?因为朋友们都想从中找到与自己相似、或者自己完全没有的财富经历。

看看别人是怎么富裕起来的,在愉悦自己的同时,也给了自己追求财富、创造财富的信心。追求财富、创造财富,也是一种美德,和追求高尚、追求品位、追求美女是同样的、是平等的,也是其他的那些美好追求的基础。

华西财富志,阅读您同龄人的财富故事,创富80后,中坚70后,稳健60后,都为您准备好了,剩下的是阅读,是阅读后的行动……

在成都高新区软件孵化园内,25岁的袁旭和50多位年轻同事相比并不显眼,但一张嘴就让人感到有股“大哥”的历练范儿。

身为四川迅游科技总裁,袁旭自称心理年龄比实际年龄大了很多岁。他在去年自掏腰包买了辆约50万元的雷克萨斯es350高级轿车,“我这年纪,没几个会买这种显得很稳重的车。”过去10年,袁旭通过在网络业中的摸爬滚打赚得第一桶金。而最近运作的网游加速器项目则被投资机构估值上亿。袁旭持有小股并担任总裁。

对退学北大,他不是太在意,但希望有一天能重返学堂完成充电。对淘金成功,他承认每次做项目,都要找年长的高手搭档,“光环只放在我身上是不合适的。希望大家更关注我们的技术前景。”

对于外界聚焦,袁旭也有些烦恼,感兴趣的网友不断对他进行人肉搜索。在一个成都IT人常泡的论坛上,有的说他是靠做私服起家,有的则说他是家庭很有背景。真相究竟如何?

第一桶金

初中创业赚了20万元

 袁旭 80后袁旭北大休学后创业 挣下千万身家(一)

“我不是什么富二代。”对于网络传言,袁旭不屑地一笑。“父亲是个普通的银行职员,母亲是教师。”

从小喜欢电脑的袁旭说,为了能上网,他当年几乎所有课余时间都泡在网吧,替网吧老板做技术员,以换取免费的网络时间。

1998年还没有网游,流行的mud能通过文字描述场景来进行互动游戏。高级玩家可以通过简单编程来体验竞争的乐趣。迫于上网的经济压力,袁旭和他通过网络结识的朋友开设了“江湖聊天室”,为了提高互动性,袁旭把文字mud的部分功能移植到了“江湖聊天室”,聊天室里的人物可以有自己的属性,可以互相虚拟攻击,让聊天的趣味增强了很多。

袁旭则尝试出售聊天室中的虚拟道具,凭借这个小小创意,读初中的袁旭和搭档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万元人民币。

袁旭很聪明,但一张娃娃脸怎么让人家放心交钱?他的第一个搭档是在雅安当地做箱包销售的生意人。“当时搭档就出面负责收钱。”

父母非常支持他创业,最初借了3万元租服务器。“赚到钱后,我第一件事就是把欠的3万元钱还了。”

北大休学

二次创业狂赚100万

高中,袁旭依旧用所有的课余时间泡在兴趣上。当时流行的一款游戏是《暗黑破坏神》,只能局域网对战。袁旭就和耍mud的一个程序员提出,不如做一个多人战网游服务器,后来两人在雅安开了服务器。“最高时做到5000人同时在线。这个项目持续了2年。后来玩家数量减少了,就把这个服务器关掉了。”

为了说服父母,袁旭利用所有业余时间来做这些事情,而在学校里仍然是“尖子生”。高三毕业,袁旭考入了北大计算机系。

这时他发现了另一个商机。随着网络业的兴起,为网站主提供服务的IDC呈现出大量需求。袁

旭找到朋友帮忙,在进大学前的暑假开设了雅安民营的第一个双线IDC机房。新合伙人叫章建伟,原先是浙江杭州的一位个人站长,做游戏点卡销售平台时注意到了袁旭,从此开始合作。如今在四川迅游科技里,章担任董事长。

“当年机房很山寨!”袁旭笑道。“最初只找了10万元投资,租的农民的小楼,放了15个机柜。维持机房运作的柴油发电机是找的卡车发动机,静电地板是找朋友买的二手货。”但凭借廉价的收费,这个项目火了。

开校后袁旭感觉到强烈不舍——自己的事业在四川,身处北京感觉英雄无用武之地。在上了一年后,通过和老师、家长的反复沟通,袁旭2004年终于做了休学的决定。不放心的父母,好几次跑到机房中,找章建伟劝说袁旭。但袁旭仍然坚定自己的主意。

2005年,做机房的人逐渐开始多了,带宽有了限制,加上当时游戏私服兴起,一些私服业主找IDC托管时也不说明服务器上跑的东西是否合法,给IDC经营方带来不小的风险。由此遭遇了一次纠纷后,袁旭深感处于产业下游的IDC已经没有发展前景,决定洗手不干。袁旭坦言,上面两个项目,他和伙伴们共赚了100多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1390.html

更多阅读

李想:80后创业第一人亿万身家的CEO

系列专题:研究80后 学习不好不要紧,但一定要做个优秀的人。这是他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李想:1981年生,河北人。高中文凭,1999年创业,PCPOP.com首席执行官  在高速上保持预见性,把自己变成导演。  ——李想  

千万别去北大纵横 80后北大休学 游戏软件挣下千万财富

系列专题:研究80后在成都高新区软件孵化园内,25岁的袁旭和50多位年轻同事相比并不显眼,但一张嘴就让人感到有股“大哥”的历练范儿。   身为四川迅游科技总裁,袁旭自称心理年龄比实际年龄大了很多岁。他在去年自掏腰包买了辆约50万元

万科 袁旭俊 80后袁旭北大休学后创业 挣下千万身家

系列专题:研究80后  编者的话  为何那么多人喜欢阅读财富故事?因为朋友们都想从中找到与自己相似、或者自己完全没有的财富经历。  看看别人是怎么富裕起来的,在愉悦自己的同时,也给了自己追求财富、创造财富的信心。追求财富

80后IT四少:金融危机下依然赚钱(二)

系列专题:研究80后成名的代价,早在危机之前 “成为别人意淫猜想的对象” 2006年3月,戴志康成为那期《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封面人物,同时出现在当期杂志头条中的还有另外三个年轻的伙伴。“当盖茨50岁、杨致远40岁、陈天桥30岁,这些‘80

声明:《袁旭 80后袁旭北大休学后创业 挣下千万身家(一)》为网友青衫的那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