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南北山头多墓田, 清明祭扫各纷然。
![中国清明祭:生当房奴,死做坟奴](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94143829832.jpeg)
纸灰飞作白蝴蝶, 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 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 一滴何曾到九泉! 南宋的这位诗人,看淡了生与死,很是慷与慨。 可是,七八百年后,2012年的大中国,人们淡定不了。 现如今儿,大伙的口头禅是:活着当房奴,死了做坟奴。 一是,房奴。 今年清明期间,温家宝在福州主持召开福建、上海、江苏、浙江四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再次提出: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可是,在今年“两会”上,就连总理本人也悲情感慨:老百姓都说楼市调控不出中南海,近10年来,房价越调越高。 调控一天不罢休,反证明房奴还要再煎熬。 二是,坟奴。 “活在北京,葬在河北”现象在清明节前引起民众高度关注。 据悉,南京的公墓仅够用2年,大大的短缺品啊!难怪,墓价比房价还要飙升的野蛮:在北京,多家公墓已无现墓,市民只好暂存骨灰等候“期墓”;在厦门,墓地最高售价达2.2万元/平方米,高于厦门在售房价;在西安,多数墓园售卖的墓地均价已经达到1.5万元左右,有的豪华墓地,总费用超过70万元…… 西安一家墓园的工作人员说,石材、运费、油价、工人工资都涨了,墓园的价格随之也要涨价。现在墓地的价格一年比一年高,今年比去年涨幅在10%-20%不等。 面对高价的墓地,市民直呼“死不起”。有人戏言:“千万不要因为生活窘迫而寻短见,因为你死了,你的家人会因为你的墓地而更加窘迫!” 呜呼,比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千年悲吟更悲催的是,我们不仅疑似死无葬生之地,还会被死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