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给寻找方向的人:一只牡羊的金刚经笔记》
五 寻找屠龙刀 这十多年来,我不是没有好奇,如果我相信的不是《金刚经》,而是《圣经》的话,情况又是如何。 你只要相信上帝的引领,相信自己是祂的选民,一心为荣耀上帝而行,就可以虽千万人吾往矣。《金刚经》告诉我一切不假外求,只需见心明性,但是结果我却为了和自己琐碎的念头挣扎,而花上十年的时间。
![7.1盗贼屠龙刀 第21节:五 寻找屠龙刀(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230658898177.jpeg)
《金刚经》让人可以静心、修心的作用,是连西方人都承认的。但是对一个要在红尘中进取的企业人而言,《圣经》会不会更实际?新教徒的十一法则(赚十元捐一元)影响了西方企业人的诸多行为。不说远的卡内基那些人,近的比尔.盖茨、巴菲特诸人,实现自己、创造财富之后,又能全数捐为公益之用的胸怀,是我们四周泰半为身后遗产继承而苦恼的企业家,所难以望其项背的。 和中国文化契入如此之深的《金刚经》,为中国人如此爱读之《金刚经》,难道真的只能有助于个人的出世脱俗,却无助于红尘中的积极进取? 有一度,我想,最好的情况,是否就是倚天剑和屠龙刀各持一把呢?如果《金刚经》是让我"念起即觉,觉已不随",消除杂念和妄念的倚天剑的话,是否另有一把可以帮我集中心志,积极前行的屠龙刀? 柏拉图主张:人要思考得清楚,最好明白所有的事情。于是有段时间我相信自己不足的是对知识架构的掌握,努力阅读古今中外的书籍,希望能找到知识的"圣杯"。又有段时间,想找到一两个特别的人物,能以他们的人生经历,来刺激自己的实践动能。间于其中,也偶尔参阅一些其他宗教或非宗教对待心念的书,看看有没有值得参考之处。 如此一路下来,这些年来读了一些心得挺深刻的书籍。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其中大部份不但没有发挥我想象中的"屠龙刀"作用,甚至,相反。我列个清单如下: ●《来注易经》(武陵出版社) 《易经》本身简洁深奥,不能没有个好的注本。我一直读的是来知德注的《易经》。来知德的注,让我大开眼界。 就特定事情去参阅《易经》,会找到"当行则行,当止则止"的启发,这是让我最受用的。然而,如前所述,《易经》中任何事情都在随时变动,任何事情都"祸福相倚,吉凶相伴"的根本精神,基本上一直在提醒我"念起即觉,觉已不随",不要轻举妄动。 ●《如何阅读一本书》(How to Read a Book by Mortimer Adler and Charles van Doren,中译本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